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426人
圖 新聞投稿
2014-12-01
影音》沿著山路找文化 劉克襄話南村美學
圖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廖婉雅/楊雯婷報導】說起木柵、貓空,除了想到木柵動物園、貓空纜車等熱鬧的觀光景點,你還會想到什麼呢?聽著劉克襄說故事,彷彿在秋涼裡漫步於蜿蜒山路,踏過木柵老街、指南宮和貓空,重新發現歷久彌新的文化。

11月28日上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舉辦「臺灣好文化」講座,邀請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分享山裡的文化。位於臺北盆地南端的木柵,被劉克襄形容為「臺灣的普羅旺斯」。近年因為公車和貓空纜車紛紛進入,交通更便利而帶動這一帶觀光旅遊人潮。

劉克襄從山區邊緣的木柵菜市場說起,過去其中賣的蔬菜都來自在地農家,農人只要在公車經過時,把一大包蔬菜放上公車;接著,劉克襄口中的這班「蔬菜公車」又往山下的菜市場開去,農人則回到田裡繼續農忙。可惜如今公車與乘客不再有這樣緊密的友誼,又加上傳統市場式微,讓這些情景只能留存於浪漫的想像之中。

「南村北落」是劉克襄為坐落在南、北臺北的陽明山和指南宮後山所封;他為南村一間一間散村的美學著迷,欣賞村人過著拾茶種稻、自給自足的生活。劉克襄曾在不同時期帶外國朋友一同走訪,見證石階和公車從無到有,察覺村裡年輕人嚴重外流。基於對這塊土地和當地居民的情感,劉克襄發起志工運動,以過去農家的換工精神,替三位視他為兒子的老人家翻修茅草屋,不僅一圓老人家的夢,鼓勵老人家繼續從事友善土地的耕作,更打動了年輕人,讓他們願意回歸村裡。

木柵動物園、貓空纜車雖然為當地觀光帶來一絲曙光,然而基於路狹的自然條件限制,並沒有如預期地成功營造為觀光勝地。劉克襄建議以生態旅遊結合南村美學的方式,做思考上的翻轉,期許未來能夠達成永續經營的最終目標。

特教系105級梁尚懿表示:「因為對貓空很感興趣,所以來參加這場講座。聽完劉克襄的演講有許多意外收穫,他一開始只是關心當地的人,後來竟然能變成召集更多人幫忙換工活動,還達成永續經營,十分感動。」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