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楊霓報導】「教育改革不斷進行,勇於面對現在與未來,勢在必行」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11月15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會中頒發優秀教育學術研究著作獎,由師大教育系教授周愚文獲得。
此次年會由師大教育系、中國教育學會主辦,配合「教改20年,前瞻與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系列活動舉行。會中邀請教育部長吳思華、師大校長張國恩、師大名譽教授伍振鷟及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張建成蒞臨致詞。
對於教育改革的未來與展望,吳部長表示,現今高等教育改革面臨少子化、數位化與國際化等三大議題。因為少子化,教室中多出閒置空間,盼望教師能以創意的方式善加利用;而數位化的教學方式,能幫助成績落後的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吳部長強調,老師不再只是站在講台上講課,而是跟著學生一同學習與成長。
張校長也對未來教育改革提出多項建議,分別為18個學習指標是否造成學生過大壓力、教育翻轉是否能幫助弱勢學生並改善城鄉差距、師資培育課程是否過於僵化以及技職教育中科技大學與綜合型大學的差異等。
此次年會也表揚60名優良教育人員木鐸獎與優良教育人員服務獎,以及優秀教育學術研究著作獎1名。
其中,今年優秀教育學術研究著作獎獎落師大,由師大教育系教授周愚文獲得。周教授表示,他相當感謝師大教育系、教育學會的支持與體諒,讓他能擁有半年時間完成著作,也很感謝恩師吳振鷟的指導與栽培,才能得到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