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葉霈萱、胡世澤/呂晏慈報導】在香港占中運動持續未歇,人民為爭取真普選,不惜走上街頭的同時,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近日完成國內首座「言論自由步道」的建置,透過三座藝術造型立牌,凸顯民主真諦,並計畫結合校友力量,推廣到全國中小學。
臺灣民主選舉走過幾十年,民主已是臺灣人的基因,民主、自由、法治更是普世價值。最近香港發起占中運動,為追求民主自由,走上街頭示威,還爆發流血衝突,香港各大學及中學校長呼籲,「對話」是解決僵局的最佳方式。
臺灣師大的前身是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在「自由、自治」的學風中,孕育了前總統李登輝、企業家辜振甫等知名校友;因此,去年4月曾邀請老校友見證「自由之鐘」啟用,今年更完成言論自由步道的建置。
10月30日啟用儀式上,師大全國校友總會理事長、立法院長王金平(數學系53級)、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生物系61級)等多位貴賓與師大校長張國恩一起走步道。
「言論自由藝術造型立牌」以言論自由三要素「自由表達」(Free Expression)、「理性思辨」(Rational Debate)、「相互尊重」(Mutual Respect)概念製作,三面立牌上的人物從互相背離到相視而笑、心型由破碎到完整,象徵人與人之間經過溝通與理解,達到和諧社會的願景。
立法院是合議制民意機關,反映社會中多元訴求,王金平擔任立法院長長達15年,也是國內任期最久的國會議長,王金平院長分享經驗說,「民主的真諦首重溝通,更要保障言論自由」。
立法院長王金平致詞表示,台灣擁有言論自由,要罵誰批評誰,就可以罵誰批評誰,大家罵一罵,晚上比較好睡覺,立委在院內議事行為有言論免責權,但不能無限上綱,有節制的言論自由,才是實在健康的言論自由,也是民主重要的意涵。
王金平表示,台灣歷經兩次和平的政黨輪替,已朝向成熟的民主方向發展,不過,很多國家雖然有民主名稱,實際上卻是獨裁,此外,也有人批評民主的效率低落,因此,如何讓民主體制更成熟,落實民主教育很重要。
「你說的話,我一字也不贊同,但我將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張國恩校長引用18世紀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希望每人行經立牌時,仔細思考這三個元素,珍惜「言論自由」真諦。
為落實言論自由教育,臺灣師大預計每年推廣言論自由步道到50所中小學,並在企業校友贊助下,結合學術、民間力量,將「言論自由」三元素帶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