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徐雅薇報導】對高齡者而言,時間無法逆流,但健康可以追求;提倡運動,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預防老化的最佳選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8月起承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3年臺北市推動社區悠活站-健康促進與輔導方案」,由體育學系張少熙教授主持,讓面臨高齡化社會挑戰的臺灣,有翻轉舊思維、創造成功老化、高齡友善社會的機會。
師大體育系師生將過去幾年社區高齡者運動教學、服務經驗,開發一系列適合高齡者從事的多元性運動課程,於師大體育館、錦安里民活動中心,實施為期10週,每週2次的「社區悠活運動課程」,期盼帶給長者全面性運動認知與技能,並逐步建立社區高齡者多元、規律運動習慣。
大安區高齡者比例居臺北市之冠,居民的社經地位、居住環境及生活型態特殊。社區悠活站運動課程針對大安區廣闊的公園、人行步道、綠地空間、多所大學校園等特性,規劃了「北歐式健走課程」,教導參與課程長者使用健走杖。北歐式健走有助於提升年長者之肌力、心肺耐力、柔軟度,並改善平衡能力。在師大體育學系老師和助教正確指導下,課程中設計好記、易懂的口訣跟音樂,編成一套國內罕見的北歐健走式舞蹈,獲得高齡者熱烈地喜愛跟肯定。
師大團隊在張少熙教授的帶領下於10月25日在師大體育館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高齡者充沛的活力及10週課程的成長足跡。會後高齡者反應良好,紛紛期盼師大能持續、擴大辦理,將規律運動觀念落實於社區。師大團隊也將這次經驗整理成模組,以供日後推展給各區使用,藉此開創高齡者運動促進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