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024人
圖 新聞投稿
2014-10-27
影音》白先勇再臨師大 笑談孽子舞台劇的藝術性
圖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顏千惠/許羿雯報導】國家文藝獎得主白先勇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邀請,10月25日到師大,大談小說《孽子》的創作經歷,以及如何搬上舞台、成為國家戲劇院年度旗艦製作的過程;校內外師生慕名而來,人群擠滿會場,講座中更獨家播映《孽子》舞台劇經典舞蹈畫面,由白先勇先生導聆,勾起聽眾對劇中人物的回憶與憐憫。

「寫作是將人心裡無言的痛楚,轉化成文字。」白先勇先生解釋寫作,源自於對自己百分之百誠懇,而寫出代表作《孽子》,書中描述一群五零年代的男同志,不被社會所接納,且人物角色各有難處,細說在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歌。

1986年,《孽子》翻拍成電影,造成一股「青春鳥」轟動;而2003年導演曹瑞原的電視劇,把《孽子》送進家家戶戶,白先勇先生說,「電視劇改變了社會氛圍,大眾對同志的觀感也漸漸不同,還意外幫助破碎的同志家庭復合!」到了2014年,《孽子》舞台劇誕生,成為國家戲劇院年度旗艦製作,導演、演員群、主題曲製作演唱皆是一時之選。

為了表現《孽子》角色人物對「情」字的糾葛,舞台劇找來新生代演員莫子儀、吳中天等擔綱,搭配實力派演員唐美雲、丁強、柯淑勤共同演出,主題曲則由金曲獎得主林夕、陳小霞分別作詞、譜曲,知名歌手楊宗緯演唱。小說中最為動人的「龍鳳戀」則是請曾任太陽馬戲團團員的張逸軍,以肢體舞蹈、非語言的形式,表現淒美絕倫的愛戀,堪稱本劇最大亮點。

舞台劇能襯托出《孽子》的藝術性,因此特別萃取《孽子》最具戲劇性的章節;而如何將如此大格局的小說,濃縮成三個半小時的戲,白先勇直言,「在有限的空間激發無限的想像,是很困難的!」

「舞台劇不感動人,就是失敗的;而成功的製作更需要好演員、好編劇、好導演。」在國家戲劇院首演時,《孽子》每場的票皆售罄,白先勇先生自己更是每場都看,「每場都有人哭,現場像是一股感染的電流。」友人戲稱,這是「借他人的靈堂,哭自己的哀傷」,足以見到《孽子》獲得廣大觀眾的共鳴。

而被聽眾問及,為何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持續用不同形式,呈現自己的作品,白先勇笑說,「好玩嘛!想讓更多人看見呀。」

師大臺文系林芳玫系主任表示,白先勇是將華人文學推向全球的重要人物,從他的作品中,能感受現代主義下的人文底蘊,而且有種溫暖、質樸的情感,《孽子》則帶領讀者回到五零~七零年代,重溫被忘卻的記憶。

現場不乏慕名而來的校外人士,文化大學時尚管理學系大四的蔡茗涵說,自己從小學五年級就看白先勇先生的小說,今天是特地來聽演講,好奇白先勇是如何寫出如此真實的小說,也很期待他發表新作。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