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賴允晨報導】什麼是BL?相信這個名詞,不少人耳熟能詳、卻不甚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性壇社於10月17日舉辦講座,談論耽美BL的幻想與真實,揭開BL的神秘面紗,吸引眾多同學熱烈參與、討論。
「BL,是以圍繞在男性之間的情愛糾葛為題材的作品。」講師廖冠維首先定義BL,並撥放影片,探討為何腐男、腐女會喜歡BL。理由包含少年漫畫的女主角大多柔弱,讀者對女主角反覆被抓、被解救的橋段感到厭煩,以及因為同性間的愛情被禁止,因此在腐女眼中,同樣的親密動作,會比異性戀的感覺還強烈。
廖冠維講師說明BL界的專有名詞,例如「萌」、「攻受」等。攻和受簡單來說就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有多種類型,但也並非絕對:同樣一組配對,可以依據不同想像,有不一樣的攻受,甚至流行的攻受類型也會隨著時代轉變。例如,以前是強攻弱受的單一論述,現在則盛行強受弱攻。
一開始,BL並不是現在的樣貌,而是經歷不同時期的風格演變。最初以少女漫畫形式出現,起源於手塚治虫的〈緞帶騎士〉,在〈風與木之詩〉達到巔峰,此時傾向以男性肉身,打造近乎完美的情人,人物脫離現實、虛幻而唯美;之後BL題材逐漸生活化,主角也跳脫「美少年」設定,發展更加多元面貌。
歷史系104李珮宇表示,對BL的認識來自於動漫與漫畫同人本,但這堂社課讓她看到BL世界不同面向,「原來也有中年男子、不是那麼耽美的類型。」不過她笑說,自己還是比較喜歡耽美類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