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699人
圖 新聞投稿
2014-10-21
影音》藝術家與施叔青對談 永不輟筆的文學創作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徐雅薇報導】身為臺灣女性主義首屈一指作家,施叔青十七歲便以〈壁虎〉登上《現代文學》雜誌,當時的雜誌發行人白先勇說,「舉辦雜誌社最快樂的地方,就是發現新作家」;施叔青的作品和人生故事,從一場藝術家與作家相聚的論壇中,緩緩流潟而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近期舉辦施叔青作品手稿特展,10月17日下午進行「作家與藝術家論壇」,由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施淑主持,邀請白先勇、焦桐、李昂、平路、陳義芝、傅秀玲與談。

第一次讀施叔青作品〈壁虎〉,她筆下獨特的文字,和豐富的生命經驗,讓著有《寂寞的十七歲》的白先勇說,「她的十七歲一點都不寂寞」,老練筆調和獨樹一幟的文字,看出施叔青對文學的執著。1960年代,她在《現代文學》中初試啼聲,與多位年輕作家並起,同期有王禎和、七等生、陳映真等知名作家,帶領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創作興起。

座談會中施家三姊妹齊聚一堂,施叔青妹妹李昂說到姊姊對她的影響,「從小家裡藏書豐富,而施叔青的每一本書都保持得很好」,姊姊創作也鼓勵了李昂,她提醒大家,「不要覺得文學是件很高的事,否則就永遠不會去嘗試」。

作家平路認為,施叔青文字蘊含豐富、字句精煉,看得出是經過多次剪裁的作品,她更對施叔青的專注感到敬佩,「她所有生活中的選擇、犧牲,建立的某種規律,都是希望自己一天最好的時間能夠用在寫字,而且數十年如一日」。

詩人陳義芝,是施叔青40年以來的讀者,因為曾在媒體工作,常能看見施叔青的作品。他認為從施叔青筆下的悲傷,可以見到作家的生命本體。如果太快樂便不能沉浸到內心深處;異於倫常的人生,對追求文學的人才有強烈感染力。

施叔青的小說總能自然帶出許多意象,不僅是一位作家的先天才氣,也跟後天學習,有高度相關。詩人焦桐提到,施叔青是一個正義感與孤傲感兼具的人,她作品中對土地、家國無微不至的關愛,令人十分動容。

國文106級阮芳郁說:「老師作品中,除了文字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對於家國、土地的情感,這是我覺得老師的作品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從一個作家的生命歷程、作品特色,探索台灣文學的面貌。施叔青作品手稿展從10月1日到30日,在師大圖書館一樓舉行展出,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