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494人
圖 新聞投稿
2014-10-21
影音》都市「蟲」林 「蝶」影幢幢
圖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許羿雯/陳葳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0月19日下午,在公館校區舉行校園蝴蝶生態解說,邀請臺灣蝴蝶圖鑑作者、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徐堉峰專題演講,加以解說蝴蝶的耐汙染性,以及大眾普遍受誤導的觀念。

徐教授說,很多人認為只要附近看到蝴蝶,就表示環境良好,其實並不是如此;有些蝴蝶在受汙染環境反而容易繁殖,全臺最常見的花鳳蝶就是其中一種,不同種類的蝴蝶,有不同的耐汙染性。

環境安全衛生中心主任陳美勇表示,對生態而言,蝴蝶復育非常重要。徐教授說,光是師大校園內就有十幾種蝴蝶,在司令台上也曾看過近200個白粉蝶的蛹,其實只要多留點空間和綠地、多用一點心,處處可以發現蝴蝶蹤跡。

以師大校樹阿勃勒為寄主的遷粉蝶,就是市區繁殖大於野外的例子。徐教授說,為了取悅雌遷粉蝶,公遷粉蝶會長得比較美、比較香;牠們會群聚在溪邊喝水,吸收水中礦物質;牠們也吸收尿素中的氮,回收利用進入肌肉組織,維持生態平衡。

演講中更加以介紹蝴蝶的卵、幼蟲到結蛹過程,有些蝴蝶在結蛹時利用保護色躲避天敵;有的則利用鮮豔或明暗相間的警戒色,防衛天敵。徐教授也表示,他是受圓翅紫斑蝶有金屬光澤的蛹吸引,才立志成為昆蟲學家!而雌圓翅紫斑蝶除了鮮豔的蛹外,腹部散開的毛筆器,更是吸引雌蝴蝶的重要特色。

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許議鶴說,演講中學到許多關於蝴蝶的有趣知識,像是有的蝴蝶幼蟲會裝成小蛇、有的會以散開的腹部交配等,也更認識了蝴蝶的食物,及各種蝴蝶的樣貌。

最後由生命科學所博士生楊家源,在公館校區實地解說蝴蝶生態,讓大家除了增加知識,更可以和蝴蝶近距離接觸。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