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呂晏慈報導】伴隨全球學習中文熱潮,華語教育近年成為矚目焦點。16日下午,德國文教廳長會議秘書處,偕同教育部兩岸與國際教育司拜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享兩國華語教學經驗。師大副校長鄭志富表示,師大擁有華語教學優勢,每年吸引來自各國交換學生,非常歡迎德國文教廳長Ms.Heid來訪。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副司長邱玉蟾說,臺灣是學習中文的好地方,期待未來多多交流學習;另外,也介紹臺灣教育現況,以十二年國教與「一流華語中心計畫」為例,分析臺灣華語教育優勢,期待擴大海外知名度。
師大於2001年起便建立一系列華語教師培育計畫,透過網路教學平台,在世界各地進行華語教學。國際事務處沈永正副處長提到,2010年到2013年間,共有117名教師透過師大網路師資培育課程學習中文,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等姊妹校,師大也有開設線上華語課程。
沈副處長說明,海德堡大學使用的《精彩漢語》教科書,特別為初學者設計,增加學生閱讀興趣與效率。而師大海外實驗課程,自2002年起,先後於德國海德堡大學 (Universität Heidelberg)、閔斯特大學 (Universität Münster)與哥廷根大學(Universität Göttingen)展開,透過交換學生彼此交流所長、補其所短。
師大擁有出色華語教學系統,近年來不斷創新教育方式,除研究最好的中文教材教法外,也改革語言能力評鑑指標。1956年國語教學中心成立,吸引來自七十多國的外籍學生,每季開設華語課程,並利用小班制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會中更談及華語文能力測驗 (TOCFL),不同於「歐洲語言共同架構」(CEFR)之評測,TOCFL將語言能力分為三級,目前施行於英美法德等24國,除了可用以申請臺灣學校,對就業發展也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