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郭芳瑄/黃筠婷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用華語文學系10月17日在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施叔青研討會、特展暨手稿捐贈開幕式」。施叔青教授親自將241頁《驅魔》手稿贈與師大,期許文學與創作能藉由師大之手,扎根臺灣、推向國際。
臺灣文學館館長暨中央大學教授李瑞騰讚許:「施叔青是臺灣戰後第一作家,作品長期對應臺灣發展歷史,從唐山到臺灣。」李瑞騰也提到,出生鹿港的施叔青教授受「二鹿」的地理環境孕育,讓她成為筆耕不輟、妙筆生花的傑出台灣作家。
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施叔青教授前年受應華系之邀,成為講座教授後,便將文學帶入師大;期待學生在大師級教授指導下,能替臺灣文學與創作領域能注入新血,使臺灣文壇更加成長茁壯。張校長更說「相信舉辦這個活動,對臺灣文學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本次捐贈儀式,呼應與實踐了師大近期的校務發展計畫。國際與社會科學院院長陳振宇提到,師大校務願景中有「建立華語僑教特色的國際大學」的期許,而華語文教育也是師大「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主軸之一。希望以施叔青教授捐贈手稿作為開始,帶入跨國華人「跨文化經驗」書寫,使師大的華人文化與文學教育更上一層樓。
同時,圖書館一樓展出「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作品手稿特展」,展覽中除了展出施教授捐贈的《驅魔》手稿與個人畫作外,更按時序展現作品及成就,並藝術化呈現施教授從文學少女到白髮蒼蒼的形象。師大圖書館館長柯皓仁說,本次展覽和研討會從去年9月便開始著手籌辦,相當感謝李瑞騰教授提供臺灣文學館的策展經驗,使本次活動能圓滿進行。
施叔青教授是國家文藝獎十八屆以來,首位得獎的女性作家,並曾獲聯合報短篇小說推薦獎、聯合報讀書人獎、上海文匯報散文獎、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好書、中國時報文學獎推薦獎、香港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第三屆臺北文學創作獎、香港電臺十大好書、金鼎小說獎、臺灣文學獎等。施叔青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特聘講座教授,代表作品有《壁虎》、《驅魔》、《愫細怨》、《完美的丈夫》、《微醺彩妝》、《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