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國文105羅雅璿報導】師大國文系和印刻文學生活誌合辦的「全國台灣文學營」,8月6日、7日和8日邀請作家季季、國文系教授鍾宗憲和詩人學者陳義芝,分別透過小說、散文和新詩,讓你在這喧囂的年代,「聽見」並「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當文學獎成為唯一的發聲管道 季季談80後台灣新世代小說
「我最感謝的,是當年父親給我的選擇的自由。」現為專業作家的季季,回憶起18歲那年夏天,她不顧兩天後的大學聯考參加實踐家商文藝營,父親無條件的支持至今仍令她難忘。
她以擔任30多年文學編輯的經驗,重新省視台灣目前創作環境,認為當年那種「選擇的自由」不見了,「年輕創作者不得不透過參加文學獎使自己的作品被看見,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的發聲管道。」季季認為,即使出生在最好的年代,經濟泡沫化和網路興起等現實因素壓縮了台灣報業的發展,並進一步犧牲台灣的文學與文化。
季季還以80後大陸代表作家韓寒為例,向在座學員拋出疑問:「台灣是否也容許學生在教育體制外發展自己的寫作才華?」被譽為大陸意見領袖和青年偶像的韓寒,連續2年高中被留級,最後卻以小說創作立足兩岸文壇,並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影響世界的100大人物。
她以此鼓勵大家,「有時候,放棄並不遺憾。」選擇的自由源於對自我的深刻認識,面對大環境的艱難,懂得調適自己,才能活得從容自在。
詩化散文書寫 聯想的選擇,使藝術更貼近真實
散文作為文學創作中最基本的文類,該如何寫才會深刻?現任師大國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的鍾宗憲說,現代散文寫作最常見的弊病,是作家常流於「囈語式」的表層性書寫,所描述的抽象情感與欲比擬的物事間往往缺乏邏輯性連結,因此想像雖漫無邊際卻也遠離真實,無法達成以文字「溝通」的目的。
「散文,即透過聯想的選擇,使看似無邏輯性的詩化語言因為有了某種方向感而更貼近真實。」鍾老師認為,「聯想」與「囈語」的差別在於前者具有方向感,透過作者的自身經驗和知識串連起所有意識的流動,與後者「放射式」的狂想和漫想不同。
他舉作家簡媜〈美麗的繭〉中的「以回憶為睡榻,以悲哀為覆被」一句為例,「此句以詩化的語言描述出作者夾處於『回憶』與『悲哀』之間,一種輾轉難眠的複雜心境;並用『躺』的意象精準寫出她被回憶所淹沒、覆蓋的憂傷。」
鍾老師表示,希望同學們能在這堂課後,學會用一件事或物附著自身抽象的情感,透過比擬、譬喻等技巧引導那些筆墨難以形容的飄渺思緒,「因為『藝術化』真正的意義,在於透過表達使人『融入』其中。」
時代太喧囂、現實太貧乏 唯有閱讀才能拯救創作
詩是如何寫成的?師大國文系副教授、同時是著名詩人的陳義芝,從自身創作經驗出發,用數首年輕時的詩作,帶領現場學員一同領略詩的美好。
「一縷壓過一縷的光移動著/父親、我,和我的兒子/直到老屋被更強的光── 一把火埋葬/生命被空空的等待/希望被無法測量的未來」(〈做夢的房屋──想念父親時〉陳義芝 )
這首詩作於1994年。陳老師當年重返花蓮老厝,沒想到才過一個月,老家竟被一場大火燒毀;他有感於人世無常,將親身經驗轉化為詩的語言,寫出了這首生命之歌。
倏忽即逝的光象徵生命和人事間無常的遷化,光影的移動表達「一代人老去,一代人興起」的世代輪迴。他說,他在詩中用了「疊映」的技巧,化用近似的意象為隱喻,以類似「蒙太奇」的剪接筆法拼貼出一個更為飽滿的意象。
談到現代詩壇上常見的創作問題,陳老師表示,因為時代太喧囂,「寂然凝慮」變得艱難,許多年輕詩人往往只喜歡寫而不喜歡讀,卻也常因此造成創作時意象蕪雜、詩思紊亂的弊病。
「事實上,寫詩的靈感絕非『橫空而來』。在現實過於貧乏的今天,沒有閱讀就沒有創作!」陳老師認為,詩人就像獵人,總在試圖捕獲人生戰場上的各種獵物;唯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獨自沉潛,才有可能了解詩、了解創作,並進一步認識人生甚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