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歷史104賴允晨報導】以紙飛機的意象,象徵美好故事將被繼續、記敘下去,師大圖文傳播學系103級畢展「記敘‧繼續」,5月31至6月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展開,有介紹台灣特色節慶和美食的圖文書、教你如何騎單車玩遍台灣的工具書,還有回憶大學生活的微電影,種類豐富,展現圖傳系學生的豐富想像力與創作熱情。
「記敘‧繼續」以「尊重傳統、勇敢創新」出發,成品種類包含書籍、動畫製作、影片、互動節目等,共17件作品。宣傳總召圖傳103邱宇柔說:「我們希望未來還能繼續記敘美好故事,利用紙飛機代表我們,繼續向前,畢業並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將我們無限的想像和創意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fun眼台灣」是由一群來台灣學中文的外國人組成的團隊,他們將具有台灣特色的過節方式、美食和民族性,以圖文故事和DIY活動呈現在充滿歡樂的書中。例如比較中西方不同的早餐文化,以簡單生動的圖畫,教你如何做蛋餅、包水餃,
台灣獨特的民族性例如遇到地震時,台灣人第一反應往往不是逃跑,而是待在原地,或是放颱風假,但電影院、KTV和百貨公司生意反而超好的現象。「這本書不管對食物,還是對台灣人的描寫,我覺得都非常真實,很貼近台灣人的生活。」東吳政治系大三劉又暄說:「透過這樣的文化交流,能夠拉近台灣學生與外籍生之間的距離。」
旅行,是現代人認識台灣的方式。「騎著單車追火車」認為一般的鐵路旅遊,只能接觸到最大眾化的景點,攜帶單車上火車,這種結合鐵路與單車的新的旅遊方式,在踩踏間發現新的景點和秘境,讓旅遊更加多元,也更有深度。
「鐵路不夠深入,腳踏車太累,機車環島對我們來說剛好!」「不小騎士,愛騎台灣」是一群22歲大學生騎機車環島的故事,受到電影「不老騎士」啟發,圖傳103袁玉柔鼓勵同學要即時行樂,趁年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笑說,大家都想去國外旅遊,但我覺得台灣他們都還沒真正玩夠,這次經驗讓我見到平常不會見到的人,去到平時不會去的地方,「台灣其實很多地方都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