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475人
圖 新聞投稿
2014-06-04
「胸懷大志」 5企業大老與學子暢談臺灣教育
圖
圖
圖
【校園記者國文103陳品潔報導】師大於6月3日上午舉辦企業教育高峰論壇,活動由校友立法院長王金平、校友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校長張國恩共同發起,邀請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中天董事長馬詠睿參與,為「教育界如何配合企業培養出專業人才」及「師大如何培育更具全方位的未來老師」等問題解答,促進社會永續發展。
  近年職場環境改變,企業認為大學生能力不足,但同時薪資倒退也令新鮮人苦不堪言。有鑑於此,5企業家於論壇中就兩岸人才差異、低起薪、投資環境、學校教育、學生能力、生涯輔導等議題交鋒。最後台下學生拋出學生運動相關話題,也引發企業家熱烈討論。

許勝雄:未來老師應成「業師」及「教練」
  針對師資培育走向,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建議,未來老師應成「業師」及「教練」,要更有「生命感」、「企業感」,尊重個人適合的道路,為畢業學生建立雲端資料庫,作為校友與在校生之聯絡管道。經驗必須融入內在,經過消化與吸收後,變成自己的「智慧」。

高希均:別想政府,一切靠自己
  「要保持好奇心」、「對事情要有解釋能力」、「在關鍵時刻做關鍵判斷」、「大哉問」,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以哈佛學生為例,認為學生求學期間,這4件事情最重要。話鋒一轉談到現今年輕人,「一方面罵政府,一方面又處處希望靠政府」,「怎麼可能?」他說自己在南港眷村長大,學到「一切靠自己」,5個字影響他的一生。

魏啟林:帶著成本觀念做事情,創意從勤儉開始
  「勤儉是美德」,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第一份工作就學到「做任何事都要有成本觀念」,他認為這是組織文化甚為看重的。「認同此觀念不是找教頭,而是成為別人可信賴的人」。從企業界角度談到教育問題,「一是學用落差、二是學位貶值」,他直言國票起薪40K,但在精簡人員的前提下,大學畢業生前往國票應徵,「如果不是那個料,拿不起」。
  台下的師大管理學院院長陳敦基,提出高等教育實務化現象討論。魏啟林回應,大學生創造自我價值的三步驟是「理論」、「實證」、「實務」,「大學四年就是要接受理論洗禮」,作為往後實務工作的基本核心價值。

周俊吉:找對地方,讓自己「鶴立雞群」
  法律系畢業的周俊吉說,當年大學教授的兩句話影響他的人生,一是「預防重於治療」,二是「鶴立雞群」,使還是全職考生的他念頭一轉,想到「司法工作是處理糾紛,何不預防糾紛?如果當律師,學歷如何與碩士律師、博士律師競爭?」才轉投入房仲業並打出一片天。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勉勵大學生,即使沒有相關背景或經驗,也必須自我期許,為店家、公司、產業、社會貢獻力量,讓所在的單位「因為你變得更好」。周俊吉直言,師大學生進入其企業起薪50K,儲備幹部更可達60K,但條件是「正確的態度」,因為「專業不足,可以靠學習彌補,但正確的態度、價值觀是才最重要的」。

數學103師培生尹政傑認為,周俊吉這些話鼓舞自己要更清楚能力、想法和目標,並找到一塊「放鶴腳」的立足之地;但生活周圍的許多同學,其實還是很「害怕,而繼續等待、期待」。

馬詠睿:社會問題無法閃躲,年輕人不能只按讚關心
  中天董事長馬詠睿認為,「年輕人沒有追根究柢的精神,只在社群軟體按讚,只有中老年人關心子孫未來。」他指出,臺灣的學生缺乏自信所以閃躲,只會耍嘴皮、圓自己的說法」,他以現在電視新聞錯字頻繁為例,認為許多員工是「根本看不出有錯字」,因此,他主張教育最重要的是基本學能、氣質的培養,從而建立尋找目標的能力。
  「進入師大後,透過團體互動和別人溝通、自主決定學習管道,和高中很不一樣」才讀大一的台文106譚宇安,學運時曾在立法院靜坐多天,他提出,從小學起就常被「告知」大陸學生競爭力很高,「我們已經被教育成『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的樣子,如何改變?」,引起台上企業家紛紛回應。
  馬詠睿說,學生可以「挪出一半滑手機的時間來讀書」,充實自我;周俊吉則分享,「不認為臺灣學生比不過大陸學生」;正面肯定臺灣青年願意為社會議題共同發聲,許勝雄強調「沒有絕對對、錯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思辨學習的過程」。魏啟林直言:「願意改變」是現代年輕人優點,但還欠缺「明察秋毫、追根究柢」能力,應加強資訊科技、外語、通識,甚至經濟學的能力。
  作為活動發起人,立法院長王金平指出,現今臺灣社會以功利主導,一切向「錢」看,造成許多怪異現象,社會極需轉變,教育須讓年輕人兼具專業與品德。師大校長張國恩說明,師大調整許多不適用於現代的規定,也廢除不合理的二一制度,並以翻轉教室為例,說明不只教室要翻轉,大至整個「教育系統也要翻轉」。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