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發展中心提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於4月18日辦理102學年度第2學期第二次《領航制度─教學專業成長團體》,邀請榮獲101學年度教學傑出獎的劉傳璽教授分享教學及輔導的經驗與技巧,並由教育學系洪仁進教師擔任帶領人。
從小生長在教育世家的劉教授,對教育有很大的興趣,在美國攻讀博士班時修過多門教育課程,畢業後在電子科技產業工作六年,投入教育界擔任教職工作已邁入十年,目前在學校擔任大學部導師及專題生、研究生的指導老師。劉老師認為「教不嚴,師之惰」,如果學生學不精,那一定是老師出了問題。因此,教師自身應多聽、多看、多學習,提升自我,精進教學。
透過自編教材及深入淺出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
劉傳璽老師課前會將講義放在Moodle平台,以利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上課時,先預告學生本堂學習重點,帶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搭配自編教材及投影片,以學生既有的先備知識切入,除講述理論亦會搭配實務,增進學生理解。除鼓勵學生提問,也會抽籤詢問,不僅可點名,又能掌握學生學習狀況。
劉老師談到,因教師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率的曲線不一樣,所以老師的教學的節奏需按照學生的學習效率來調整,其中在課堂的中間會是學生學習效率最低的時候。舉例來說,講解公式時,由淺而深切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最簡單,第二部分會講學生高中學過的,第三部份才會切入大學要學的,並想一些特別的「梗」讓學生在學習效率最低時,也能聽得津津有味。這樣的方式,使上課最皮的學生都聽得入迷甚至不自覺地鼓掌。
課後評量方面,期末考考量實務應用層面,會出與產業相關之延伸題。劉老師也會記錄同學出席與課程參與程度,透過抽籤詢問,增強學生表達、創新思考及解決問題之能力。因劉老師認為理工科的學生不能只會考試而已,畢業後還須面對職場,需會動手做、明白實驗設計方式,因此針對高年級與研究所的課程就會使用多元評量,也常用問題本位學習(PBL)方式讓學生團隊合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溝通表達的能力。
用人之兒女,己之兒女的教學態度,成為學生的良師
在聆聽劉傳璽老師的經驗分享後,參與教師認為劉老師不僅在理論上有研究,也從業師的角度來教學,讓理論與實務結合,分享的簡報裡皆是紮實累積起來的經驗,且恪遵座右銘,在教學上的用心與投入讓參與教師深感佩服。劉老師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學生的經師與人師,更期許以「人之兒女,己之兒女」的教學態度來教導學生,讓學生更多的潛能得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