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報導、王喆宣攝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首位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4月18日在故宮博物院發表他的最新電影創作─電影詩「美的葬禮」。他說,「當今物欲橫流,到處都是功利,政治蔓延到一切言語」,藉由編導「美的葬禮」電影詩,期望能再次喚起文藝復興。
此次電影詩《美的葬禮》在台播映,由故宮與師大共同主辦。首映會上貴賓雲集,包括師大張國恩校長、故宮馮明珠院長、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朱苔麗講座教授、何康國所長、林淑真、夏學理教授及傅申等多位藝術家。
張國恩校長說,4月23日將回到師大舉辦研討會暨放映會,希望能透過國際級大師的創作理念,擴大臺灣學生學習的視野。
高行健說,「美的葬禮」超越一般電影拍攝框架,而以鏡頭寫詩的概念進行創作。他認為,「美」在當今社會已經喪失,希望透過電影畫面凸顯人類現代價值的淪喪,並提出省思是否還有再一輪文藝復興的可能。
從18歲讀到愛森斯坦提出的蒙太奇理論開始,高行健一直希望回歸到電影本身的藝術性,沒有故事情節、不塑造人物,完全運用畫面和鏡頭來「寫詩」。過去高行健曾陸續完成「側影或影子」及「洪荒時代」兩部片子,不過「美的葬禮」卻是他自認最符合電影詩形式的代表作。
在「美的葬禮」電影裡,高行健利用他走遍世界各地拍下的畫面作為背景,並安排38位演員在攝影棚內扮演上帝、聖母、詩人、美神維納斯、哈姆雷特、唐吉軻德等自西方古希臘文明以來的知名形象,結合音樂、表演、及中英法3種語言獨白,大膽挑戰傳統電影形式。高行健將這樣的新表現稱之為「完全藝術」,也如同一首交響樂,超越語言。
高行健說,20世紀以來,社會上充斥廣告、物慾與政治喧鬧,幾乎沒有人在討論人性、思想與生活的意義,「美」在當今社會已經喪失,他的電影就是希望重新對這些問題提出思考,並挑戰觀眾思考「人類是否還有再一次的文藝復興」?高行健說:『在當今物慾橫流、到處都是功利,在這麼一個現實情況下,如何去回歸人的本身東西,回歸人性、回歸審美,這就是這個影片發出的呼喚,就說我們能不能再有文藝復興?』
「美的葬禮」花了高行健6年時間籌備、3年時間才拍攝完成,他苦笑說,拍電影真的比寫詩難多了,「美的葬禮」已經圓了他50年來的夢想,未來暫時不考慮再嘗試。
「美的葬禮」先前在歐洲放映時,獲得歐洲人高度共鳴,高行健認為台灣是高度現代化社會,面臨同樣的社會問題,他很期待台灣觀眾看完電影後會有甚麼樣的反應。
活動執行單位師大表藝所表示,《美的葬禮》有別於一般電影,《美的葬禮》一片打破舊有電影拍攝框架,使用如同寫詩般的電影拍攝手法,用電影「寫詩」,為「審美」帶來最原始的初衷,導演高行健教授企圖透過《美的葬禮》一片,喚起「全世界性的文藝再興」。
在《美的葬禮》一片中,沒有任何鏡頭是在實地拍攝的,但片中的空間跨度,卻觸及了全球;從義大利的威尼斯、西班牙,到巴黎、布拉格古城、紐約、東京,以及香港的摩天大樓。為了完成《美的葬禮》一片,高行健教授總共花了6年的時間進行畫面蒐集;透過《美的葬禮》畫面,高教授真實地反映出人類現世代價值淪喪的虛空,他赤裸裸地對觀眾不可抑制的憂傷進行挑戰,並衝擊觀眾必須思考:是否有再一輪文藝復興的可能?
電影詩《美的葬禮》於4月18日在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行首映會;4月1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4月20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行聯映;4月23日則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研討會暨放映會。4月18日故宮首映會場次邀請藝文界代表及媒體參與,其他場次開放一般觀眾以「網路報名」方式免費入場,有興趣的觀眾們,可透過【高行健電影詩美的葬禮電影首映會暨研討會】FB粉絲頁,一起與高行健教授探索體驗美的初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教授電影詩《美的葬禮》臺灣首映會等相關活動訊息:
日期/場次 |
地點 |
時間/內容 |
備註 |
一、103年4月18日 (五) 首映典禮暨記者會 |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會堂 |
14:00首映記者會 14:30電影《美的葬禮》首映 16:30高行健導演簽名(書)會 |
13:30起,憑請柬入場 |
二、103年4月19日 (六) 聯映I |
臺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 |
14:30電影《美的葬禮》播映 16:30高行健導演簽名(書)會 |
14:00開放入場 (網路報名制) |
三、103年4月20日 (日) 聯映II |
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 |
14:30電影《美的葬禮》播映 16:30高行健導演簽名(書)會 |
14:00開放入場 (網路報名制) |
四、103年4月23日 (三) 研討會暨聯映III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禮堂 |
09:00 - 17:10 研討會 13:30電影《美的葬禮》播映 |
08:30開放入場 (網路報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