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提供】103年度修復成果展於3月22日在本校德群畫廊展出,3月24日盛大開幕,張國恩校長親臨致詞,展出藝術家包括榮獲師大大師林玉山教授、陳慧坤教授,以及多位資深退休教授張德文、孫家勤、郭禎祥、梁秀中教授等作品,實為珍貴。
多位畫作作者及其家屬參與盛會,如捐贈學生習作作品的劉文煒教授、陳慧坤教授師母、陳景容名譽教授、江明賢名譽教授、前藝術學院院長梁秀中教授、陳郁秀教授、前故宮副院長林柏亭教授、本校吳正己副校長、音樂學院錢善華院長及優秀校友傅佑武教授、李元亨教授、梁丹貝老師、梁丹卉老師、張三上老師等。本次展出的典藏品共計45餘件畫作,藝術學院在101年初執行「顧炳星教授之捐贈作品及學生習作典藏」與「劉文煒教授之捐贈作品及學生習作典藏」兩計畫,兩位教授共捐贈4,300餘件作品,102年度從中選出49件作品由本校文保中心協助修復,於今日選出30餘件作品,用紀實的方式將劣化受損之藏品修復過程如實展出。
於開幕式中美術系陳景容名譽教授慷慨捐贈袁樞真退休教授作品「濱海一角」予學校典藏,袁樞真教授為享譽海外的知名女畫家,同時也曾任本校美術系系主任,感謝陳景容教授,積極鼓勵母校推動藝術展演相關對外活動與交流,對本校美術教育貢獻良多。
本校美術系從1950年至1995年間施行畢業生作品留校制度,迄今已清點造冊2,503件精彩作品,1995年後因校藏空間不足遂告終止,直到2010年起重新啟動前三名畢業生作品留校的傳統,加上藝文活動創作者與校友持續捐藏,本校典藏畫作數量已達3,000餘件,這些珍貴藏品在台灣美術發展軌跡中留下歷史見證。白鷺鷥文教資金會陳郁秀董事長在開幕式致詞時表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化資產的時候,不管是硬體或是軟體它其實是沒有記憶的」。師大這些寶貴校友的留校典藏品,並不僅是藝術品的欣賞而已,最重要的是畫作修復背後的故事可以串起老校友與母校間的情誼,實為無價之寶。臺師大存在著台灣歷史最初端的美術教育,保存最好的藝術作品與技巧上的修復到過程的紀錄,並加入科普讓大眾知道文化資產的修復其實不僅僅只存在藝術的成分,藝術文化跟創意科技的推動下,都讓文物保存的基石做得更加穩固與踏實。
而本校藝術學院於2007年起,承接「美術系典藏品維護與保存計畫」校友留校典藏品,並設立「文物保存維護與研究發展中心」,開啟年度清點造冊、保存維護與修復的功能,至今第7年,共完成修復385件畫作。今年修復的作品中包括水彩、素描、水墨、油畫和粉彩,其中十二件為顧炳星老師捐贈的作品、二十一件為劉文煒老師捐贈的學生習作之作;除此之外,本次修復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為「國父遺像」油畫作品,原從整修的禮堂運至修復室時,破損非常嚴重,文保中心與日本東京藝大木島隆康教授定期交流,學習到更充足的技術來支援畫作修復技法上的不足,並透過科學驗證的方法,讓科技與藝術再次結合,重現歷史畫作,深具意義。張國恩校長在開幕式致詞時也感謝由文保中心張元鳳主任所帶起之團隊,對於歷年來畫作修復上的盡心盡力,給予極大的感佩之情。
前故宮副院長林柏亭教授在致詞時說道,「人在政就在,等人離開了政就亡了!」臺師大歷經一甲子,儘管校史終須被改寫、校舍老舊終需翻修、古蹟建築也無法抵擋長期受盡風吹雨林的摧殘以及公部門員額的受限與科技人才發揮的有限條件下,種種因素都恐影響文物之維護與保存的延續性,但與會師長們堅信地表示,在張國恩校長帶領下,臺師大將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無遠弗屆地展現本校之能,在各方面皆能登上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