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報導】遠見雜誌於2月15日出版2014大學入學指南專刊,訪談各大學校長報導「昨天當我年輕時 第一手披露大學校長們的大學關鍵字」,其中介紹師大張國恩校長時,分享他「爬電線桿被電到也能忍,跨領域學習不可少」的學習經驗,還有難得見到的大學時期照片。
全文如下:
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
爬電線桿被電到也能忍 跨領域學習不可少
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從小在基隆漁村長大,國中畢業後,他放棄就讀師大附中的機會,由於就業考量,選擇臺北工專電機科就讀,服完兵役後工作一年,再念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走上技職之路。
張國恩不僅操作車床,還爬過電線桿。「我們常被電到啊,」他笑著說,以前同學們都很會忍耐,總覺得如能忍住電流,全班同學會以我為榮。
透過動手實作,實際驗證課堂理論。技職教育的實務訓練,讓他變得踏實,也為產業觀念打底。
跨領域學習 提升競爭力
這位爬過電線桿的校長,學業歷程的確很特別。先從電機跨到電子,大學畢業後到臺灣大學電機系攻讀碩博士,轉為計算機領域,來到師大又自學教育,將電算機與教育整合,推動電腦模擬式學習、數位學習與行動學習。
張國恩深感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他勉勵大學生,除了扎根自己的科系之外,也要持續跨領域學習,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臺師大也計畫推出「第三學期」,讓學生可以在暑假進入產業實習,或是擔任國際志工,納入學程制度,承認學分。「大學不能把人才凍結在學校裡,應讓學生進入社會學習,早日找到方向,」張國恩說。
問他如果大學生活能重來一次,想改變什麼?張國恩認為,和現在相比,過去時代較不多元,學生多專注於自己系上的課業,對其他事物涉獵不廣,如能重來一次,他想在大學時期,提早和音樂與美術相遇。
現在的臺師大每學期音樂會、美術展不間斷,堪稱最具有文藝氣息的大學之一。身為校長,張國恩常出席師生的展覽活動。「我這不是彌補,是被他們處罰,強迫我要接觸音樂和美術,我現在畫也較看得懂啦,」張國恩大笑。
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碩士、博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子系學士
經歷:財團法人臺灣數位學習與內容學會理事長╱科學教育研究發展白皮書總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