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 科技105 陳佳萱】面對琳瑯滿目的連鎖書店,像是誠品書局、金石堂,還有便捷的網路書店—博客來,你知道他們的行銷方式和經營模式嗎??師大台文系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名人講座系列,請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副總經理鄭健民先生,和大家介紹台灣的書店產業。
鄭健民先生說,書店的每個商品行都太強了。當一個客人要找某本特定的書卻缺貨時,我們無法用其他書籍來替代。他歸類文化性商品有的特質,分別是商品獨一性、使用滿足度無法衡量、行銷方式無法複製、目標客層分眾細。而由於行銷方式無法複製,因此行銷操作客製化就會造成高成本,也讓書店的從業人員培訓無法系統化。
他問大家會用什麼關鍵字來形容理想中的好書店,是便宜還是舒適呢?鄭健民先生說,書店的從業人員是影響好書店的關鍵字。當店員了解每一本書,在陳列商品就有一定的分類。而讀者可以找到自己喜愛的書,就會是好書店。他也說,其實書店是非常個人導向的,店長不同,書店呈現的風格就不相同。鄭健民先生舉例誠品老闆吳清友說的話「每家店都不複製,都有自己的特色」
從過去30年以來,書店的轉型非常大,從獨立書店到連鎖書店、超級書店、複合書店,甚至是快速便捷的網路書店。可以肯定的是,每一種書店型態都有存在的價值和要服務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