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宋曜廷(中)、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陳柏熹(右)、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教授蕭顯勝(左)發表成果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宋曜廷致詞
【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報導、王喆宣攝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從去年10月起,進行第一次全國大專院校基本素養調查,共有20校、一萬多名學生參與評量,初步發現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的優勢素養,並發現不同類型科系的優勢能力,可作為各類科系的未來適性發展建議。
根據調查,一般大學的學生,在美感素養、溝通合作、資訊素養、生涯發展、問題解決和科學思辨的認知能力上,優於其他素養;科技大學的學生,在創新領導、公民社會和終身學習的認知能力表現優於其他素養。
至於情意態度測驗上的表現結果,整體而言,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的學生對各項素養的動機興趣不太相同。一般大學的學生,對終身學習和問題解決素養有較高的動機、信心或興趣;科技大學的學生,對美感素養和溝通合作素養有較高的動機、信心或興趣。
計畫背景
大學提倡培育學生基本素養,不再是口號。大學四年,不論要造就何種專業人才,會「做事」前都要先會「做人」,企業用人的面試也都是以做人為優先考量,這些都是大學通識教育所關心的基本素養。
要成為一位有世界觀的社會公民,除了專業課程之外,各大學都積極透過正式的通識課程、非正式課程的活動、講座與社團等,由點、線、面連結成綿密教育網路,從身教言教來培育學生一輩子受用的基本素養。然而,「做人」可以考得出來嗎?
為因應21世紀快速變遷的時代,培養學生全人素養成為大學教育的重要方向,學生經過大學四年洗禮,真能變成適應環境的社會新鮮人嗎?臺師大為有效評量學生在各項基本素養的表現,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支持下,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陳柏熹、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教授蕭顯勝率領團隊,歷經兩年研發,102年正式推出全國第一套同時結合認知能力與情意態度且完整客觀的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採用創新的「多媒體情境式測驗題」,用虛擬故事和生活情境,評量大學生是否能運用各項基本素養來解決問題,協助各校為學生的競爭力把脈!
臺師大於102年10月開始,針對校內學生全面施測,也進行第一次全國大專院校基本素養調查,截至目前,已有20所大專院校一萬多名學生參與評量,初步找出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的優勢素養,並發現不同類型科系的優勢能力,可作為各類科系的未來適性發展建議。
評量計畫內容
臺師大的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主要參考二十一世紀技能評估與教育行動計畫(Assessment &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ATC21S)、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以及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等多項國際知名大型研究計畫,並參考全國各大專院校的通識教育目標,發展出九大基本素養測驗,分別為:溝通合作、美感素養、科學思辨、資訊素養、終身學習、創新領導、問題解決、公民社會、生涯發展,每個素養均為發展全人教育重要的一環。
本測驗題型皆為電腦化多媒體測驗題組,每一個題組為一個生活情境及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測驗題目不僅包含測量認知能力的選擇題與叢集式是非題,也包含測量情意態度的自陳式量表,每位學生在每個素養至少進行2個以上的題組,共6-10題認知能力題與6-10題的情意態度題,範例題如圖1所示。另外,學生會回答在各素養的自我能力評估表,全部完成約需一小時,完成測驗後再以多元計分試題反應理論(IRT)進行學生能力估計,採用多元計分IRT估計成績的優點是,學生選不同的選項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數,能更精確地展現學生能力的高低,以了解學生是否同時具備專業知能和良好態度,完全展現學校所培養的基本素養。
圖1 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範例題
未來規畫
臺師大已於103年3月10日起進行第二波全國施測,歡迎各校以學校為單位踴躍參加。本測驗結果提供各校對於通識教育課程規劃的參酌,也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哪些素養上具備優勢以作為生涯規劃的參考,並期待每年度持續施測,以期建立大學生基本素養資料庫,作為擬定高等教育相關政策之參考。而為了讓臺灣的大學生基本素養評量結果能跟國際比較,本團隊目前也與香港教育學院、大陸嘉興學院、北京大學,以及新加坡的教育國際學院等多所大學教授合作,共同籌備華人地區大學生基本素養評量計畫,藉此瞭解臺灣大學生素養能力的優勢和不足,提供教育部和各大專院校之參考。
第一次全國調查結果
(一) 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優勢素養各有專精
圖2為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在認知能力測驗上的表現結果。其中一般大學的學生,在美感素養、溝通合作、資訊素養、生涯發展、問題解決和科學思辨的認知能力上優於其他素養;科技大學的學生,在創新領導、公民社會和終身學習的認知能力表現優於其他素養。
註:本測驗比照智力測驗成績,以平均數100,標準差15進行成績計算。
圖2 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在認知能力測驗上的表現結果
圖3為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在情意態度測驗上的表現結果,整體而言,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的學生對各項素養的動機興趣不太相同。一般大學的學生,對終身學習和問題解決素養有較高的動機、信心或興趣;科技大學的學生,對美感素養和溝通合作素養有較高的動機、信心或興趣。
註:本測驗比照智力測驗成績,以平均數100,標準差15進行成績計算。
圖3 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在情意態度測驗上的表現結果
(二) 各類型科系的優勢素養不同,學生應審慎考量自己的優勢素養適性發展
圖4為工程類科(實用型)、數理類科(研究型)、財會類科(事務型)、藝文類科(藝術型)、商管類科(企業型)、心理社會教育類科(社會型)等六大類型科系所對應的優勢和較弱勢的素養。其中實用型的科系在生涯發展、科學思辨的素養上明顯較具優勢,研究型的科系在科學思辯、問題解決的素養上明顯較具優勢,事務型的科系在公民社會、資訊素養的素養上明顯較具優勢,藝術型的科系在美感素養、溝通合作的素養上明顯較具優勢,企業型的科系在資訊素養、公民社會的素養上明顯較具優勢,社會型的科系在溝通合作、問題解決的素養上明顯較具優勢,各類科系學生可以根據優勢素養去規劃適合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各類科系也可以檢視自己教育目標與課程規畫是否與優勢素養相符,做為調整課程教學的參考。
圖4 六大類型科系所對應的優勢和較弱勢的素養
第一次全國施測情形
本測驗從102學年度起,於臺灣師大對大一新生擴大全面實施,同時鼓勵大二至大四的同學自行上網進行測驗,藉由每學年的測驗,了解學生在基本素養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本團隊於102年10月至12月,邀請全國各大專院校參與此項評量計畫,學生可上網進行測驗,截至目前有6所公立大專院校4,614名學生、14所私立大專院校6,391名學生,共11,005名學生參與評量。其中一般大學有12所共7,292名學生,科技大學有8所共3,713名學生,詳細背景分布如表1所示。
臺師大已提供學生素養測驗結果給各參與學校及學生,讓所有大學生了解自己在各項基本素養的優勢與弱勢,也讓各大專院校了解自校學生在各項素養的表現,以利各校評估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情形,作為通識教育教學及課程調整之參考。
表1 第一次全國施測學生背景分布表
|
一般大學(12校,7292人)
|
|
科技大學(8校,3713人)
|
性別
|
一年級
|
二年級
|
三年級
|
四年級以上
|
|
一年級
|
二年級
|
三年級
|
四年級以上
|
男
|
1,579
|
4,63
|
463
|
417
|
|
409
|
428
|
608
|
319
|
女
|
2,202
|
753
|
728
|
687
|
|
593
|
472
|
496
|
388
|
小計
|
3,781
|
1,216
|
1,191
|
1,104
|
|
1,002
|
900
|
1,104
|
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