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740人
圖 新聞投稿
2014-03-11
影音》 鄧雨賢先生紀念特展開幕 師大向臺灣歌謠之父致敬
圖
圖
鄧雨賢嫡孫鄧泰超先生(中)為師大張國恩校長(左一)介紹其祖父的生平。
圖
  【校園記者社教系105顏千惠報導】「三月迎春四月望雨-紀念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先生」特展,從3月11日到31日在師大圖書館一樓,展出鄧雨賢音樂手稿等珍貴文物,3月11日特展開幕當天,不但用古早留聲機播放罕見的蟲膠唱片,師大音樂系師生還將透過巴洛克、爵士等不同風格,詮釋經典樂章「四季紅」、「望春風」,以現代音符向鄧雨賢老師致敬。

  今年是鄧雨賢先生逝世70週年,他生前創作「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等膾炙人口的歌謠,四首曲子也各取字首取名「四月望雨」,讓他享有臺灣歌謠之父的美譽,也被喻為臺灣佛斯特。

  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成立68年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是培育國內音樂師資及人才的搖籃,為感念鄧雨賢對臺灣音樂界的貢獻,師大亞洲流行音樂辦公室和圖書館合辦特展,透過他的嫡孫鄧泰超提供珍貴文獻,希望讓一代音樂人的風範得以留存。

  望春風傳唱80年 師大重新詮釋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當著少年家……」1933年,鄧雨賢先生發表一曲「望春風」紅遍臺灣大街小巷,溫柔婉約的曲調,道出懷春少女期待愛情的苦悶,又困於少女的矜持,無法對意中人表達濃濃的情意。

  如今,唱片收藏家徐登芳醫師將透過古早留聲機,播放80年前問市的首版蟲膠唱片,讓「望春風」原音再現,而師大音樂系教授李和莆教授也重新編曲,透過八部人聲無伴奏合唱,以爵士風格歌聲,讓大學生唱出當年的少女情懷,他並改編「四季紅」,以巴洛克風味的弦樂八重奏,重新詮釋鄧雨賢歌謠魅力。鄧雨賢音樂協會音樂總監華佩,也以長笛表演鄧雨賢先生作品

特展深入淺出 介紹鄧雨賢一生
  為了傳承臺灣歌謠之父的創作精神與對土地的情感,師大從3月11日起至31日止,師大圖書館一樓將會擺設鄧雨賢先生銅像、畫像及創作時期的「古倫美亞留聲機」,以及珍貴的鄧雨賢手稿、蟲膠唱片、畢業紀念冊、老照片、履歷表及所用書籍等,展示文物搭配多媒體紀錄片,以及提供深入淺出的樂曲導讀,讓民眾深入認識鄧雨賢先生的生平故事。

  另外,3月12日10時在進修推廣學院1樓演講堂,將舉辦特展座談會,邀請鄧雨賢嫡孫、「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泰超、協會音樂總監華佩、留聲機收藏家徐登芳醫生,由音樂系教授李和莆主持,和您一起訴說「四月望雨」的動人故事。

  鄧泰超說,國內現存的「1930–1940年代鄧雨賢蟲膠唱片」數量非常稀少,蟲膠唱片取自東南亞蟲膠蟲吐出的分泌物製成,易碎難保存,每播1次就要更換新的唱針,非常珍貴。

  國內唱過「望春風」的歌手,除了日治時期的首唱版外,還包括鄧麗君、翁倩玉、鳳飛飛、李靜美、陳芬蘭、陳雷、陶喆、齊秦等知名男女歌手,都曾演唱過,另有合唱版、電音版、R&B節奏藍調版,至少錄製發行過66個版本,連兩岸的樂團也曾把「望春風」改編為交響樂曲演出,在華人樂壇地位屹立不搖。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