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5624人
圖 新聞投稿
2014-02-13
學術成就再創高峰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師大連兩年佔3席
圖
科學教育研究所吳心楷教授
圖
工業教育學系洪榮昭教授
圖
化學系陳家俊教授
【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研究成果備受肯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元月28日公布102年度傑出研究獎得獎名單,科學教育研究所吳心楷教授、工業教育學系洪榮昭教授、化學系陳家俊教授等3位老師獲得殊榮,表現亮眼。

 研究發展處處長吳朝榮表示,繼去年自己代表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及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資訊教育研究所張國恩教授等3人獲獎後,今年又有3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受肯定,得獎人數連續兩年都在全國名列前茅,成績超越政大、陽明、中山、臺科大、長庚等多所頂尖大學,更是師大暌違10年多來,連續兩年有3人以上獲獎,算是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國科會為獎勵科學研究人才,依近5年內研究績效評選「傑出研究獎」,每名得獎者可連續3年,每年獲得30萬元獎助金,這項榮譽和實際獎助,對於平日埋首研究工作的學者,以及倡導產學合作的師大,都是高度肯定。

 3位得獎者中,外表非常年輕的吳心楷,已是師大特聘教授,她自師大化學系學士、碩士班畢業後,91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取得博士,學成歸國後回母校師大擔任教職,是國內首位榮獲美國科教學會NARST年輕學者獎,也曾在93年榮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97年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學術生涯及成就亮眼。

 吳教授今年再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獲獎學門為「科學教育學門」,她長期致力探討科學教育中學習科技和視覺化表徵的設計、建置和應用,並透過多重理論觀點,了解師生在不同的科技環境或表徵系統中,如何進行科學學習、教學與評量,其重要學術成就包含科技輔助下的科學建模、多重表徵對科學學習的效益,以及新興科技在科學教育的應用等三項主軸。

 工業教育學系洪榮昭教授,從師大畢業後,赴美國伊利諾大學取得職業教育博士,現任中華創意發展協會理事長,並有多項專利發明。他的獲獎學門為「應用科學教育學門」,其學術研究方向分為「數位遊戲與學習」及「創造力與科技競賽」兩大項。其中「數位遊戲與學習」包含開發多款遊戲,並從學生的學習經驗,收集資料與分析,發表於國際期刊,如Computers & Education,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該項研究除了能讓學生學習到知識與得到快樂外,還能促發其自主學習的動機。

 洪教授在「創造力與科技競賽」部分,多年來辦理2項多國性競賽(PowerTech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及世界性競賽(Green Mech世界機關王大賽),對參賽者的創造力發展相同因素做資料收集與分析,並發表於國際期刊,該項研究主要希望能培養「樂思考、肯思考、喜創作、好創作」的下一代。

 化學系陳家俊教授從清華大學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化學所博士,曾在中正大學任教,現任師大特聘教授,也是師大與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獲獎學門為「物理化學學門」,學術專長包含「地球含量豐富並無毒性之硫化鐵奈米晶體製作及光電元件上應用」、「雙金屬合金奈米晶體的合成及在催化上之應用」、「奈米材料在醫學影像生物分子傳遞及檢測之應用」、「奈米粒子對眼睛及皮膚之生物安全性研究」,以及「石墨稀之製作及作為光電元件電極之研究」等五大項,其研究成果預期將在產業界及經濟面產生相當重要的影響。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