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社教104楊雯婷報導】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於12月3日舉辦「全國學童用藥調查結果公布暨藥物教育績優人員頒獎」活動,除了公布今年用藥調查結果以及表揚推動藥物教育績優人員,現場還設有全國112所學校推動用藥正確的成果發表攤位。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張鳳琴副教授進行全國學童用藥知能與行為調查,全國共計完成8386名學生調查,發現超過五成學生不知道含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 解熱鎮痛藥,成人每天不可以超過4000毫克;超過四成學生不知道有飲酒習慣或肝炎者,服用含乙烯胺酚解熱鎮痛藥會增加肝損傷風險;四成學生不知道空腹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引起腸胃不舒服。
調查指出,在學生使用止痛藥經驗上,近八成國、高中學生在過去一年曾有疼痛的經驗;再分別進一步了解學童解決疼痛方式,近六成選擇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三成選擇至藥局購買止痛藥,二成學生服用家人或朋友提供止痛藥,值得注意是,四分之一學生表示使用至藥局購買的止痛藥不會看使用標示。
統府國策顧問連瑞猛表示,台灣的衛生教育在世界上是備受肯定的,但是藥物濫用卻是我們的弱點,用藥知識和過程我們都需要加強。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組長楊國隆認為藉由這次的活動,從小教育孩子正確用藥的重要性與方法,回到家中也可以推廣用藥安全,對國民健康有助益。
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民眾使用止痛藥須注意五要原則「要知風險、要看標示、要告病況、要遵醫囑、要問專業」及五不原則「不喝酒、不併用、不空腹、不亂買、不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