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912人
圖 新聞投稿
2013-12-02
第一屆師資培育 國際學術研討會 分科教材教法工作坊
圖
圖
圖
  【校園記者工教104陳葳報導】教育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11月30日由教育部主辦,師大師培處承辦的第一屆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科教材教法工作坊在師大舉行,邀請到來自不同國中小的老師和大學教授參加,這次活動主題策重在各科的教學與教材教法。

  工作坊分成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高職設計群、美術科、音樂科和體育科共6大領域分別在師大本部、圖書館校區和公館校區舉行,工作坊全天的流程內容大致分為主題演講、學員實際操作、學員成果發表和綜合座談。

  社會領域教材工作坊下午主題是國中小社會領域多元評量理論與實踐,主講人劉慧蘭老師表示,評量就是學習,在多元評量中,我們應該給孩子有成功的期望和經驗,主持人董秀蘭教授也說,我們只頒發進步獎給學生,導致越來越多學生不敢面對失敗,沒有考慮到退步的學生,老師們是不是也要給退步獎的學生愛的鼓勵,讓學生從小就有承受失敗的能力。

  柏拉圖說:「音樂使心靈有了翅膀,想像得以飛翔。」音樂領域工作坊依據各學習階段的特質與需求,邀請具熱忱與知能之教師,以「創意教學」為主軸。主講人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張哲榕老師表示,學生總在「錯的時間做對的事情」,他常發現學生在音樂課被國文、算數學。

  於是張哲榕老師將生活素材融入音樂創作,主題是當陶淵明遇上 Rap,將流行歌曲《稻香》做為音樂素材與風格賞析,運用學生必讀的國文課文《桃花源記 》融合Rap的節奏特色,從數拍子到Rap中常出現的反覆、虛字、oh yeah等等,讓學生上課不在分心,讓核心領域的國文學科也能結合藝術生活音樂。

  透過工作坊每個老師互相分享、對話、省思互動激盪,拓展教育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思維,讓教育教材教法有改革與成長,發展各科學科教學知識及實踐能力。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