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應華104謝依穎/應華104林爭意報導】想到行政大樓或普字樓洽公,卻受限於身體因素嗎?總務處新設身心障礙服務鈴,並在29日下午,請身障學生實際操作,希望從中找出問題並解決,要讓校園更加「無障礙」。
總務處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改善校園無障礙設施,盼能達到無障礙環境的三個檢驗標準:可達、可進、可用。但增設無障礙設施也遇到許多困難,總務處事務組組長張財德表示:「因為行政大樓、普字樓屬於古蹟,不能增建電梯,基於照顧學生立場,在兩棟樓最靠近坡道的地方,分別是註冊組及國際事務處設立服務窗口,都會有專人服務。」
因為國際事務處與入口還有一段距離,特在女生廁所旁設置服務鈴,至於成效如何?總務處與特教中心合作,請身障同學實際操作,知道缺點後才能加以改正。企管105石佩玄表示:「希望將服務鈴的標示做清楚,不然不知道(服務鈴)在哪裡,另外,國際事務處的門檻進入也不太方便。」
除了身心障礙服務鈴,學校也計畫增設更多無障礙設施,例如:音樂系館老舊,許多身障同學想要修課,卻因為環境條件不允許而放棄,還有師生反映體育館旁的停車場出入口沒有電梯,總務處對此回應將會編預算興建。
硬體設施可以改善,但身障學生還是會遇到諸多困難。石佩玄表示,有同學會在無障礙廁所化妝、更衣,但身障者只能使用無障礙廁所,請大家將心比心為他們著想;電梯的使用也是一大困擾,只要不是在一樓搭乘,都會看著一班又一班滿滿的電梯上去,除非有熱心人士出聲禮讓,才能順利搭上。
為了改善此狀況,身為特教系副教授,同時也是總務處副總務長潘裕豐呼籲,希望同學能建立正確的相關知能,他以幫助盲人為例,不是扶他們過馬路,而是把手借給他們牽,如此才能把善心用在正確的事上,在硬體設施外,幫助校園成為一個真正無障礙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