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特教104吳芸瑄】健康中心與健康促進衛生教育學系(衛教系)共同舉辦健康講座,21日中午於誠102教室,邀請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講師惜惜,帶師大師生一同揭開愛滋病的真面目。
講座的一開始撥放愛滋公益影片「愛,藥不要」,片中敘述學生在面臨升學及同儕問題時,因誤染毒品而感染愛滋。「如果你的好朋友遞毒品給你,你會收下嗎?如果他甚至在你面前吃給你看,你會拒絕嗎?有許多吸食毒品者一開始不是刻意要去接觸毒品,往往是因為情境之下逼不得已。」講師惜惜表示:「別小看一瞬間的決定」
「經過調查,台灣人對於愛滋病的反應有三種:成見、漠視、恐懼。」是不是和愛滋病患一起吃飯就被感染愛滋病?愛滋病只發生在落後地區而已吧?講師說:「其實這都是因為大家不了解而有的成見。台灣每六小時就有一人感染愛滋,而被病患口水的感染率微乎其微,除非你喝到病患700CC的新鮮口水才有可能。愛滋只有三種感染途徑:不安全的性行為、血液交換,以及母子垂直感染。」
愛滋病患受感染的初期,外表和正常人一模一樣。在感染愛滋病的前九十天屬於「空窗期」。由於體內抗體尚未產生,無法被儀器檢測出是否感染。之後進入「潛伏期」,病毒在體內不斷複製並逐漸銷毀抗體。此階段依個人體質,從五到十年都有,最後進入發病階段。
講師接著分享自己的親生經歷,十年前因為不了解愛滋,延誤了丈夫的就醫時間,造成一輩子無法挽回的遺憾。惜惜說:「愛滋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他的誤解。所以我加入紅絲帶基金會,將愛滋的真面目宣導給更多的人,讓遺憾別再發生。希望同學們能夠正確的了解愛滋,幫助自己之後也去幫助他人。」
衛教所碩一的學生廖書涵表示:「我以前聽過的講座都是以傳遞訊息和資訊為主,會有比較枯燥與不真實的感覺。但是聽到今天講師以自己的親生經歷來講述,感覺非常真實。這真的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所以懂得安全保護自己和別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