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社教系104楊雯婷報導】近幾十年,台灣失業率大幅增加,其中青年失業的比例最高,將近40%的年輕人沒有工作。面對這項危機,師大通識中心於11月20日邀請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博志為年輕人講述該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
「應該要將標題訂為怎樣讓薪水三倍跳,這樣現場才會爆滿。」陳教授以幽默的開場,讓全場觀眾哈哈大笑。陳教授指出現今失業的問題並非只有在台灣,而是普遍發生於全世界,而主因就是全球化中的要素價格均等化。陳教授以淺顯易懂的例子說明要素價格均等化:「全球化之後,同樣能力的人在不同國家賺的錢會越來越接近,這就是要素價格均等化。就像是台北的麵包師傅與板橋的麵包師傅,前者月薪五萬,後者月薪兩萬。板橋的師傅當然會來到台北找工作,那原本的老闆會辭掉現在台北的師傅,只需以兩萬五千元去請板橋來的師傅;而板橋的老闆會為了留住師傅加薪。這樣,台北的薪資會調降,板橋的薪資會調升,這就是均等化。」
那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輕人該具備甚麼樣的條件,才不致失去競爭力呢?陳教授提到最根本的就是要充實自己,基本的能力一定要有。但是有這些還不夠,最重要的是擁有別人所沒有的,要擁有一項社會需求高,但很少人具備的能力,這樣就有優勢。
陳教授講到台灣的教育時提到應該要找對方向,不要一味的背誦,這樣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應該要給予適度的空間,讓孩子去思考。最後他勉勵在場的每一位:「在走任何一條路時,要注意有沒有其他路可以選擇。」要敢思想,敢作不一樣的,這樣就會有優勢。
特教系105級張同學認為這場講座對每一個年輕人都很有用,因為陳教授以不同面向來看待失業問題,而非僅是怪罪單方。另外陳教授也以幽默、簡單明瞭的方式給出很多例子,這些都有助於了解這個趨勢。最後陳教授也給了很多鼓勵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