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446人
圖 新聞投稿
2013-10-25
暢談研究和社會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分享經驗
圖
圖
圖
【校園記者東亞103鄔維芸報導】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科技發展下,人們追求經濟、被時代推向科學研究,卻忽略最切身相關的社會議題。10月23日上午師大通識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以科學家角度,反思研究對社會貢獻,也從自我經驗期勉青年築夢。

無論國家或個人,皆努力提升經濟成長以改善生活,但過程中卻遺漏關注永續發展議題。翁啟惠院長質疑,長此以往,社會將變成什麼社會?有錢人往想要方向前進,但地球共屬社會大眾,經濟議題將演變成社會議題。

翁啟惠院長認為,我們應針對永續發展議題進行關切,尤其在追求學術卓越上,還應當思考研究對社會帶來何種貢獻影響,這些成就對經濟或社會價值產生什麼變化。面對未來,人類在追逐發達外,同時該兼顧生態環境與社會公平正義。

以台灣為例,自1950年發展農業後,逐漸邁向勞力密集、資本密集與高科技技術,最終走向知識產業以創新為目標。至今50年來經濟是成長或下降?經濟影響生活及其他如就業問題等,這些都息息相關。翁啟惠院長表示,如果有問題出現,是否該檢討過去幾十年政策。

翁啟惠院長談到,關於學術研究,讓學生有知識、技能及終身學習能力更為重要,如此才能因應將來更複雜變化。對學術機構而言,翁院長提出建議,期能改變評鑑制度,讓學校更加自我發展與定位研究方向。也當更努力思考產學合作,在經濟研發與產學合作中,彼此共同發展,達到人才、研究與產業3者一體。

從小,翁啟惠院長夢想未來當個化學教授,雖然碰到許多困難,但翁院長表示,興趣決定一切,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憑藉對科學熱忱,加上周遭親友支持,自己才得以實現夢想。

翁啟惠院長鼓勵,面對瓶頸要將失敗當作珍貴經驗,只要用心做,不怕失敗、不將不同意見當作敵人,創新才能延伸,失敗始能為成功之母。

科學與社會,看似毫無關聯,其實緊密結合,我們生活於社會,倚賴著科學。而在日常之餘,是否也該思考生命價值?11月5日,由王丹和你從社運觀點談人權議題。

更多資訊:www.ntnu.edu.tw/aa/aa5/acty/a2.html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