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894人
圖 新聞投稿
2013-10-24
聰敏決策、回歸證據 教育資料庫建置與應用國際研討會10/25、26舉行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提供】為推動聰敏的教育政策與行動,擴大國內教育資料庫的價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將於2013年10月25(五)、26(六)日舉辦「教育資料庫建置與應用」國際研討會,並邀請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教育統計中心前局長,現任美國研究院(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副院長Mark Schneider博士、德國班堡大學(Bamberg University) 執行長Jutta von Maurice、美國聯邦政府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彭森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譚康榮教授,蒞臨與會分享其國家教育資料庫的建置及傳播經驗。

國內的教育資料庫在教育部、國科會、中央研究院的努力下,已經累積了相當多教育資料庫,例如歷史已十年的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每年調查母體達一百萬人,是相當寶貴的資料。國內其他資料庫如「師資培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後期中等教育整合資料庫」、「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幼兒發展資料庫」、「青少年調查」、「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國際公民素養調查」、「臺灣學生學習評量資料庫」、「原住民族教育調查」、「國際數學與科學研究」、「國際閱讀調查」「師資培育統計」,花費不眥,被調查者也投入相當多時間填答,學者亦耗費相當多精力蒐集,在資料庫建置成果上已不輸他國,但是在資料庫加值應用上卻乏善可陳。如何拓展資料庫的應用,透過資料分析與解讀,讓決策者、辦學者、家長與學生都能獲得資訊,多方解讀,形成較為理性的教育政策與辦學行動,是本研討會的目的。
美國研究前教育統計中心局長Mark Schneider認為,教育資料庫的建置不應該只是作為政府決策和治理為目的,更應該開放讓社會大眾瞭解,進而參與教育行動。以往的經驗顯示教育決策經常受到不精確和未經證實的資訊所誤導。再者,將有用的資訊與家長或學生分享可以促進決策品質。然而,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善用資料和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改變教育相關行為。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資料組組長王麗雲教授表示,教育資料庫建置是專業,品質與穩定性相當重要,資料庫所提供的資訊,可以讓大眾對教育不但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又能發揮監督、預警、自我改進的功能。國內其實不缺乏品質優良的教育資料庫,但花在資料分析與傳播上的人力時間不成比例,將資訊轉化為行動的努力更是貧乏。國科會、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可以參考他國的作法,讓更多人使用資料,獲得資訊,並花更多的時間解讀資訊,採取聰敏的改革行動。資料庫是公共財,仰賴納稅人的支持方能建置,適度的公開,多元的解讀與討論,政策與行動才會更理性更正確。資訊公開,決策者、辦學者、家長與學生都能獲得資訊,作成聰敏的判斷與行動。
此次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教育資料庫建置的重要單位,如中央研究院、國科會、教育部代表、縣市政府教育局長、研究人員一同與會,分享國內教育資料庫建置經驗、現況及應用情形,主題包含資料庫建置的理論與技術、相關應用成果,以及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計有50多篇論文發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吳正己教授亦在會中分享大學對資料庫的感想與應用。
教育資料庫建置與應用國際研討會會議議程
會議時間:102年10月25日(週五)
時間
議程:教育資料庫建置之理論與技術
8:30
9:00
報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202國際會議廳)
9:00
|
10:00
專題演講一The German National Educational Panel Study: Concept and Design of a Longitudinal Database on Education
主持人: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章英華執行長
主講人Dr. Jutta von Maurice, Executive Director NEPS, Bamberg University, Germany
10:00
10:20
茶敘
10:20
|
12:00
(100)
專題論壇一:國內教育資料庫建置之成果與挑戰
主持人:國家教育研究院曾世杰副院長
與談人:中央研究院吳齊殷研究員
國科會教育學門召集人楊志堅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王麗雲教授
12:00
13:10
中餐
時間
議程:教育資料庫之傳播與應用
13:10
|
14:10
(60)
專題演講二Education Databases: Are They for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r Informing Consumers?
主持人:清華大學彭森明榮譽講座教授
主講人Dr. Mark Schneider, Vice President, 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
14:15
|
15:45
(90)
研究論文發表1A(202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廖培珊副研究員
2 顧此不失彼:銜接橫斷調查與縱貫追蹤的抽樣設計
任宗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副研究員
謝佩蓉/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 回顧PISA與TIMSS科學教育實證研究之統計技術–量化方法角度分析
劉佩艷/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洪羿蓁/國立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碩士生
2 臺灣八年級學生的公民參與意向及其相關因素:ICCS 2009資料庫的應用
楊晶雲/臺北市立內湖國中教師
劉秀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14:15
|
15:45
(90)
研究論文發表1B(教育學院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齊力教授
2 高中職與五專一年級學生社經地位、心理狀態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葉國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生暨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講師
李懿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潘瑛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2 不平等的童年?!隔代教養家庭:青少年知覺的家庭功能與學校適應
林如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黃秋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候選人
2 運用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進行博碩士論文研究之內容分析
黃彥融/新北市立福和國民中學教師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
14:15
|
15:45
(90)
研究論文發表1C(教育學院第三會議室)
主持人:臺北教育大學楊志強教務長
2 高中職五專一年級學生家庭背景比較及其政策意涵
廖年淼/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王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陳文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研究助理
蘇少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研究助理
2 他們如何做選擇?--後中學生校科選擇行為之分析與比較
廖年淼/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劉風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生暨台南高工教師
張文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生暨彰化高商教師
2 師資生求職經驗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王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張繼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研究助理
15:45
16:05
茶敘
16:05
|
17:35
(90)
研究論文發表2A(202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吳毓瑩院長
2 以結構方程式模式探討台灣大學生校園人際關係、網路使用對憂鬱情緒之影響
潘宜均/臺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主任
2 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的工具與運用
張雪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
2 國民小學關鍵教育指標資料庫重要欄位建置之研究
賴協志/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謝明燕/臺北市大同區雙蓮國民小學校長
16:05
|
17:35
(90)
研究論文發表2B(教育學院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李安明院長
2 有願就有力?師資生教育信念與教師專業能力相關之研究
張民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兼師資培育課程組組長
濮世緯/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2 我國師資生職場競爭力分析
張嘉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所暨師培中心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黄亞君/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王秋錳/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2 從師資培育年報資料庫分析中等學校教師甄選之變化情形
郭隆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魏慧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楊宏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教系教授
羅藝方/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張佑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研究助理
16:05
|
17:35
(90)
研究論文發表2C(教育學院第三會議室)
主持人:台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徐式寬教授
2 高職國文教師專業成長情形對工作倦怠表現之影響研究
謝文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賴瑩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劉風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2 儲備教師從事教職以外工作意願之研究
張炳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2 師資生參與教育實習教學能力改變之研究
張素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專任副教授
黃詣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