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582人
圖 新聞投稿
2013-10-17
師大百寶箱》B002 歷史發展 - 台北高等學校時期(二)

臺北高等學校時期(二)

  日治末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壯丁(年輕教師)紛赴戰場,中學師資漸感不足,總督府便由臺北高等學校代辦「臨時教員養成所」以培育師資。
  戰後,大批日籍教師遣送回日本,全臺中學師資,異常缺乏。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教育急務首在成立師範學院,大量就地培育師資以解決嚴重的教師荒。 又依中華民國學制,先前日人在臺通行的「六五三三制」(小學六年、中學五年、高等學校三年、帝國大學三年),須改為「六三三四制」(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原臺北帝國大學,應由教育部接收,改制為國立大學;原總督府臺北高等商業學校(1944年更名臺北經濟專門學校)、臺中高等農林學校(1943年更名臺中農林專門學校)、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42年更名臺南工業專門學校)、臺北高等學校,均係招收五年制中學校畢業生,再修業三年之專上學校,統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接收,改制為專科學校或獨立學院。其中,臺北高等學校設備佳、師資優、校舍宏偉,且已在培育中學師資,實最宜接收改制為師範學院之學府。又其附屬之四年制尋常科(相當一般五年制之中學校),尚有未畢業之學生,為使其繼續修滿新制高三之學業,然後升上大學,故有必要在原高等學校內,設一短期性之「省立臺北高級中學」(過渡性質之附屬中學,僅短暫存在四年,1949年7月31日最後一屆學生畢業,便停辦廢校)。
  民國三十四年(1945)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奉教育部令主持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之羅宗洛,及奉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令接收臺中農林專門學校之周進三,均於十一月中旬前完成接收手續,而原定要來接收臺北經濟專門學校及臺北高等學校者,卻尚未抵臺,行政長官公署於是改派張金潤代理接收臺北經濟專門學校,並暫代理校長及兼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校長。翌年元月,經濟學者周憲文抵臺,張金潤便卸兼臺北經濟專門學校校長一職。元月二十三日,行政長官公署改臺北經濟專門學校為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任命周憲文為院長。同年六月,行政長官公署在舊制臺北高等學校原址成立省立師範學院後,張金潤亦即卸兼省立臺北高級中學校長之職,行政長官公署任命省立師範學院院長李季谷兼省立臺北高級中學校長。
省立師院與臺北高級中學,一如臺北高等學校高等科之與尋常科,校舍同在一處,設備共通使用,教職員相互兼任教職,彼此視同一校,圖儀設備,皆由師院派員管理。師院完全沿用高等學校校舍,原本館改稱行政大樓,講堂改名禮堂,普通教室改稱二進普字樓。普字樓西側走廊銜接理化教室,師院新成立之理化系,即以此為系館,並留用日籍教師佐伯秀章為理化系專任教授。行政大樓二樓原為臺北高校之生物實驗室、博物教室、標本室、動物教官室、植物教官室、地質礦物教官室,師院成立時,整合動、植、礦物三科儀器設備而成立博物系,並留用高校日籍教師松本邦夫為博物系專任教授。行政大樓三樓原為臺北高校圖書室,師院成立,亦以此為圖書館,並留用日籍教德文的石本岩根教授為圖書館主任。本館三樓頂棚架懸掛的自由之鐘,鐘聲嘹亮悠揚,師院也沿用保留至今,故師院首任李季谷院長說:「本學院奉令指定在舊高等學校籌辦」,第三任劉真院長說:「師範學院的前身為日治時代之臺北高等學校」。
(撰稿人:林礽乾)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