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研究所提供】繼2002年與2004年,分別對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文化施政滿意度」發布過調查結果後,值此由國民黨執政的文化部,即將成立滿一週年的前夕,臺師大「文化行政暨政策研究室」於5月14日下午,公開發布2013年「中央政府文化施政滿意度」全國民調調查結果,對於自去(2012)年520中央政府成立文化部,以及國民黨執政5年來的16項重大文化課題,進行全國人民意見的展現。
來自國、民兩黨的代表性立委:立法委員鄭麗君女士、立法委員陳碧涵女士;以及重量級學者: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江岷欽教授、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何康國所長、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張瑜倩助理教授、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楊其文院長、輔仁大學商學研究所謝邦昌所長、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謝章富院長等共8人、均親自出席發布會,同時對本次的調查結果,以及跨年/跨黨之文化施政滿意度之比較結果等,予以最直接、深入、忠實的評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行政暨政策」研究室,係由臺師大教授夏學理擔任研究室召集人。本次於5月1日、2日、6日、7日,針對全國20歲以上人口進行電話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共1,065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整體抽樣誤差為±3.0% 。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龍應台部長個人,具高知名度
根據本次調查,42.0%的民眾知道且答對龍應台女士的身份,25.3%的民眾知道但答錯身份,另有32.8的民眾不知道/拒答。
二、因龍應台部長個人之高知名度,促進民眾對文化部/文建會之認識度
幾近於48.0%的民眾,知道龍應台女士是行政院文化部或前文建會主委,另有6.9%的民眾,雖知道龍應台女士,但回答其他單位。與91年調查相較(陳郁秀主委),「知道且回答文化部或文建會」的民眾,由19.2%大幅躍增至47.9%,另「知道但答錯」的民眾,則由11.1%下降至6.9%,顯示民眾因龍應台女士個人的高知名度,而產生對「龍女士係為現任行政院文化首長」的認識度,有大幅增加的現象。
三、高達63.6%的民眾,分不清文化部與文建會之間的關係(聯)
只有7.1%的民眾,明確知道文化部與文建會的關係,意即,能夠清楚回答文化部改制於文建會 或 文建會是文化部的前身;另有8.7%的民眾,雖知道文化部與文建會,但答錯兩者之間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高達63.6%的民眾,分不清文化部與文建會之間的關係(聯) 。
四、民眾較偏向於認為,近年來(國民黨執政5年) ,我國整體的文化藝術風氣沒有獲得提昇
43.4%的民眾覺得,我國整體的文化藝術風氣有獲得提升; 40.5%則明確認為沒有獲得提升,另有16.1%的民眾,表示不知道/拒答。相較於91年的55%與93年的61.9%,本102年的調查結果則顯示,藝文風氣提升度大幅下滑至43.4%,明顯未過半數。此表示民眾較偏向於認為,近年來(國民黨執政5年) ,我國整體的文化藝術風氣沒有獲得提昇。
五、有越來越多的民眾,知道我國中央文化事務,乃是由文化部(前文建會)負責推動
25.7%的民眾,知道我國中央文化事務是由文化部負責推動;3.6%的民眾,則仍認為我國中央文化事務是由文建會負責推動;另有5.2%的民眾認為,是由其他部會負責推動。與民國91年調查相較,則發現「知道且能正確回答文化部」的民眾,由11.1%攀升至29.3%,另「知道但回答錯誤」的,則由10.7%下降至5.2%,此表示經過10年的時間,明顯有越來越多的民眾,知道我國中央文化事務,乃是由文化部(前文建會)負責推動。
六、有愈來愈多的我國民眾,並不傾向於認為,近年來國民黨政府重視文化藝術的發展
53.4%的民眾認為,我國政府近年來重視文化藝術的發展 (其中6.2%表示非常重視、47.2%表示重視),11.4%的民眾表示普通,而25.9%的民眾,則明確表示不重視。與民國91年和93年調查相較,「認為我國政府重視文化藝術發展」的民眾,在自91年的51.8%提升至93年的57.7%後,卻於本102年,下降至53.4%。反之,明確表達「認為不重視文化藝術發展」意見的民眾,則在自原91年的21.3%,降至93年的20.4%後,卻又於102年,提高至25.9%,由此可知,有愈來愈多的我國民眾,並不傾向於認為,近年來國民黨政府重視文化藝術的發展。
七、與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等五地相比,認為臺灣位居前3名的我國民眾總數下降
我國與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等五地相比,有3.6%的民眾認為,台灣目前整體的文化藝術水準在六個地方中排名第1,8.9%的民眾認為排名第2,24.4%的民眾認為排名第3。與民國91年調查相較,則發現:「認為排名第1和第2」的民眾略有增加,分別由3.1%,略提昇至3.6%;及自7.6%,小幅增加至8.9%。但若從前3名的百分比總和來看,則認為臺灣位居前3名的民眾總數,反而自民國91年的44.8 % ,下降至102年的36.9% 。
八、我國民眾明顯不滿意當前國民黨政府的文化施政表現
對於自去年520以來,有18.6%的民眾,滿意中央政府(文化部)的文化施政表現(包含非常滿意及滿意),33.4%的民眾表示普通,而34.7%的民眾,不滿意中央政府(文化部)的文化施政表現(包含非常不滿意及不滿意) 。與民國91年和93年調查相較,則表示「滿意」的民眾,在自原91年的26.1% ,大幅增加至93年的44.5%後,竟於102年,大幅下降至18.6%。至於明確表示「不滿意」的民眾,則自91年起,從原16.6%微幅增至17.1%,但卻於102年,大幅倍增至34.7%,由此可知,我國民眾並不滿意當前國民黨政府的文化施政表現。
九、我國民眾已產生:看不見政府推動文創產業具體經濟成效的疑慮;民眾對我國文創經濟發展,或已產生信心動搖
63.1%的民眾同意: 推動文化藝術發展,能夠帶動經濟成長(包含非常同意及同意) ,7.4%的民眾認為普通,另有23.3%的民眾,並不同意推動文化藝術發展,能夠帶動經濟成長 (包含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與民國91年和93年調查相較,則「同意」的民眾,由91年的60.1% ,增加至93年的71.9%,再下降至102年的63.1% ,表示民眾確已產生:看不見政府推動文創產業具體經濟成效的疑慮。另明確表達「不同意」的民眾,亦同時由91年的15.9% ,降至93年的12%,再於102年,倍增至23.3%,由此可見,民眾對於我國的文創經濟發展,或已產生信心動搖。
十、58.5%的民眾明確表示,我國中央政府文化預算偏低
調查結果發現,就我國目前的中央政府總預算而言,有5.1%的民眾認為,文化部預算偏高,16.1%的民眾認為,文化部預算適中,58.5%的民眾認為,文化部預算偏低。91年的調查結果相較,則認為「偏高」的民眾,由5.6%降至5.1%,反之認為「偏低」的民眾,則由54.8%增加至58.5%,由此可見,大部分的民眾均傾向於認為,我國中央政府的文化預算偏低,也難怪導演李安會籲請政府: 別砍文化預算!
十一、21.8%的民眾,不同意我國中央政府的文化工作,應統籌交由文化部全權推動辦理
調查結果發現,有58%的民眾,同意我國中央政府的文化工作,應統籌交由文化部全權推動辦理(包含非常同意及同意),3.1%的民眾表示普通,另有21.8%的民眾,則明確表示不同意(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與民國91年調查結果相較,則發現:表示「同意」的民眾,由62.4%降低至58%,而明確表示「不同意」的民眾,則由13.8%大幅激增至21.8%,由此可知,我國民眾或基於近年來中央政府文化施政的表現問題,遂認為中央政府的文化工作,除應由文化部負責推動外,也應有其他中央政府部門加以協助推動辦理。
十二、74.8%的我國民眾,有過捐獻財物的經驗
調查結果發現,74.8%的民眾表示: 有過捐獻財物的經驗,另有23.8%的民眾表示: 沒有捐獻財物的經驗。與民國91年的調查結果相較,表示「曾捐獻財物」的民眾,由66.7%增加至74.8%,而「不曾捐獻財物」的民眾,則由32.9%明顯降至23.8%。此表示:明顯有越來越多的我國民眾,有過捐獻財物的經驗。
十三、文化藝術機構、單位或團體,比10年前更難自民間取得財物資源
調查結果發現,未來若有捐獻行為,則有35.7%的民眾表示: 願意將財物捐獻給文化藝術機構、單位或團體,另有53.2%的民眾,則明確表示不會,11.1%的民眾表示: 不知道/拒答。與民國91年調查結果相較,則表示願意「將財物捐獻給文化藝術機構、單位或團體」的民眾,由41.1%下降至35.7%,另明確表示「不會」的民眾,則由48.4%增加至53.2%。由此可知,在面對中央政府文化預算偏低的同時,文化藝術機構、單位或團體,也比10年前更難自民間取得財物資源。
十四、超過1/4的臺灣民眾,漠然面對臺灣文化藝術的發展
調查結果發現,有52.6%的民眾認為,自己關心臺灣文化藝術的發展(包含非常關心及關心),18.7%的民眾認為普通,另有25.4%的民眾,則明確表示自己不關心(包含不關心及非常不關心) 。與民國91年調查結果相較,則表示「關心台灣文化藝術發展」的民眾,由58%下降至52.6%,而明確表示「不關心」的民眾,則由22.5%增加至25.4%。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在文化部的「泥土化」主軸政策下, 竟會有超過1/4的臺灣民眾,漠然面對臺灣文化藝術的發展?
十五、僅有2.2%的民眾:曾聽說過「7835文化發展計畫」
調查結果發現,由龍應台部長屢次推舉以: 「最具代表性的泥土化政策」、「饒富創意的政策」 ,來予以大力形容的「7835文化發展計畫」,卻不幸僅有2.2%的民眾表示:曾聽說過,另94.5%的我國民眾,則明確表示不曾聽過。
十六、就整體而言,大部分的民眾依然認為:台灣是個美好的地方!對此,誰該感到慶幸?
調查結果發現,59.2%的民眾,同意近年來的臺灣,是個美好的地方(包含非常同意及同意),8.6%的民眾覺得普通,另有29.5%的民眾則明確表示不同意(包含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與民國91年調查結果相較,則可發現:「同意近年來的臺灣是個美好的地方」的民眾,由60%微降至59.2% ;至於明確不同意的民眾,則由29.3 %微升至29.5 % ,由此可知,就整體而言,大部分的民眾依然認為: 台灣是個美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