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英語102馬婉娟/國文103黃信維報導】轉動的輪胎,除了帶你抵達目的地,你有想過它還能發電嗎?臺師大工教系汽車組團隊「風雲再起」,作品「Endurance Life」,利用壓電材料提升車用電池續航力,獲得2011-2012裕隆日產汽車創新風雲賞金賞獎,帶回裕隆new march一臺!
「連續兩屆拿下第一真的很難得,創新是我們得獎的最大關鍵。」臺師大工教系助理教授洪翊軒說,很少人將壓電材料與節能連想在一起,甚至應用到車用電池上,評審不僅看中團隊創新,更重要的是,作品「Endurance Life」,以模組套件方式設計,可以用在不同型號的車子上,符合產業與學術合作精神。
裕隆日產汽車創新風雲賞,是臺灣地區最大汽車設計比賽,自2005年連續舉辦五年,累積參賽師生超過1,800隊。2009-2010,臺師大工教系助理教授洪翊軒帶領「風起雲湧」團隊參賽,並以「Air Leaf」空氣動能車設計拿下金賞獎,本屆2011-2012,洪教授領軍「風雲再起」,從200多組隊伍中脫穎而出。
在電池不變大的情況下,該如何提升續航力?不用擔心車子騎上路,中途沒電,原本三天就需要充電的車,也可延長至五天。洪教授延續上屆參賽作品理念,在提倡節能減碳的時代,利用壓電材料,輪胎轉動瞬間,對地面施力,而地面的反作用力,又給黏在輪胎上的壓電材料一道力量,產生電力回收至電瓶,進而延長電動車使用時間,
「幾乎就是以實驗室為家了。」團隊中兩位臺師大學生,工教系101級林煜軒、陳建豪說,一開始不了解壓電材料,必須先做很多功課,課餘時間幾乎都在實驗室,還必須到工廠、他校實驗室搜集資料,才能開始將壓電材料與教授的構想結合,「還曾經裝錯,一通電,一整排的壓電材料都壞了!」
從錯誤中學習,是「風起雲湧」團隊秉持的信念,教授的設計,加上學生創意發想、實做能力,才能發展出好的作品,洪教授說,很鼓勵學生參加比賽,讓學生趕快將課堂所學應用,跟業界接軌,也看看別人的作品,不僅如此,抗壓性、時間分配及做事效率等能力,也能藉此激發,充實知識,更提升團隊整體正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