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849人
圖 新聞投稿
2012-12-07
影音》 我與詩歌有個約會 參賽者一展獨特唱腔博喝采
圖
圖
【校園記者應華104林爭意/社教104許紹萱報導】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午後校園格外流淌著一絲文藝氣息。12月5日國文系承接頂大計畫,舉辦「今年,與詩有約」古詩吟唱與詩歌朗誦比賽,古典與現代詩詞在學生的詮釋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人文素養的提升是頂大計畫致力落實的目標之一,為提升學生對於「詩」的鑑賞能力,並且培養其表達能力,促成了詩歌吟誦競賽的誕生,期待藉由此活動刺激學生大展創意,透過團隊合作,以聲音與動作等形式讓古典有了現代化的詮釋。
  競賽分為詩歌朗誦及古詩詞吟唱兩組,共有十三組選手報名參加,其中囊括了個人和團體組,角逐狀況十分激烈。每位參賽者絞盡腦汁力求變化,除了加入合聲,也在服裝上下了不少工夫,一名參賽者甚至身著歌仔戲服,令一旁觀摩同學恣意徜徉在視、聽雙重饗宴中。

  特別的是,比賽規範可在古典詩歌中鎔鑄自己的新意,更祭出加分誘因,因此每組人馬的表現都令人耳目一新,走位力求變化,合聲也不馬虎,或吳儂軟語、或蕩氣迴腸,各式音調充盈在耳畔,宛如穿梭回詩人的朝代,不禁也想哼唱一曲。

  身為師大歌仔戲社一員的蔡以欣同學選擇以熟悉的歌仔戲調演唱《釵頭鳳》,她也表示:「在比賽的當下真的超緊張,差點忘記自己下一句要唱什麼。」雖最後與獎座擦身而過,但在臺上落落大方的身段仍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咦?怎麼會有廣東話出現!」臺下同學竊竊私語討論著,原來是參賽者─應華系105級譚詠瑜和國文系103級蔡榮發(另有兩名參賽同學共同組成團隊:應華系105級胡宜蘋、歷史系105級陳宇含)的點子,他們分別是香港及馬來西亞僑生,譚詠瑜表示:「詩詞創作本身就是用方言去演唱或吟誦,所以最後決定回歸我們最熟悉的方言,這也是一種大膽的突破和嘗試。」詩詞吟唱最重要的莫過於是發音,兩名僑生同學也在發音上費了不少工夫,同組的臺灣同學也不厭其煩的予以糾正,無形中也讓團隊更加凝聚,離成功之路悄悄邁進。

  無論勝負,每位登臺的參賽者都已成功化身為校園的藝文種子,再次翻唱經典創作,讓古典餘韻迴盪在午後校園裡。

詩歌朗誦組

第一名

從缺

第二名

從缺

第三名

國文系交換生黃競賢(朗誦作品:〈致橡樹〉)、社教系

104級蔡欣穎(朗誦作品:〈母難日三題〉),並列第三名

古詩吟唱組

第一名

國文系100級蔡崇瀚(吟唱作品:〈越人歌〉)

第二名

音樂系104級林哲宇(吟唱作品:〈陽關三疊〉)

第三名

國文系105級陳怡媛、紀松佐、徐資雅、吳美欣

(吟唱作品:〈更漏子‧秋思〉)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