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學中心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了推動漢字生活新美學,開啟漢字文化新風潮,舉辦了「國立故宮博物院—漢字文化設計邀請賽」,邀集各大專院校學生將漢字創藝圖騰運用於T恤設計,包含臺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灣大學、嶺東科技大學、東方設計學院、高雄師範大學、臺北商業技術學院等7所學校。本次設計邀請賽的主軸為「古文物新創藝」,邀請參賽者以「商周金文」為主題,激盪出不同的創意火花,並將其應用延伸出各式設計。其中,參賽者須明確表現「商周金文」與漢字文化之創意結合,並將設計圖案應用在T恤設計上。主辦單位將遴選出的優秀作品實際製作成T恤,10月29日在頒獎典禮上由10位模特兒穿著走秀,展現令人驚豔的成果。
本次設計邀請賽的評審專家、學者包含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的蘇文憲處長、教育展資處的游國慶科長,以及由故宮委託評審的頑石文創開發顧問有限公司的程湘如藝術總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的林俊良教授和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的陳國珍系主任。在各個評審嚴格、仔細的評比與討論後,精選出10件最兼具漢字藝術內涵與創意延伸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同學表現優異,共有8名同學入圍優選。
其中名為「龍紋」的創意設計,巧妙地將中華文化代表性的「龍」字融入作品中,並加入年輕族群喜愛的普普塗鴉元素,展現創意與巧思外,更有著濃濃的傳承意味。另一件獲選作品「聽」,則從金文中由一耳和一嘴所組成的「聽」字發想,以耳機、心形符號等現代元素創作出一件充滿時尚感、活潑的衣服,作者站在年輕消費族群的角度,讓年輕人可以毫無顧慮的穿出門,同時又能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
此外,運用故宮經典文物毛公鼎圖紋中的金文「魚」為創意來源,作品「如魚得水」企圖展現一種輕鬆自在的態度,設計出由在水波間悠然自得的魚群組成的「魚」字圖樣,不但可印製在馬克杯等生活用品上,魚圖騰一字也可單獨抽離製成立體商品,同時也能夠展現出故宮文物古典的紋飾之美,備受矚目。這些優秀作品展現出未來的商機潛力,未來將極有可能成為最受矚目的臺灣文創商品。故宮也希望未來能藉由這樣的設計競賽,為臺灣發掘出更多年輕有潛力的設計師,增強臺灣文創產業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