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社教102高嘉鎂採訪報導】近來台灣人才流失與培育議題延燒,面對身心障礙與資優人才,特殊教育該如何「優質化」?「新趨勢、新思維、新行動─促進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教育優質化研討會」9月27日舉辦,100多位各界專家齊聚臺師大,討論學前至大專院校特殊生、資優生教育。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執秘林坤燦強調,目前台灣特教政策聚焦學前、大專院校,以及針對十二年國教因應方案,台灣特殊教育發展並不亞於先進國。
根據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統計,100學年度全台大專院校特教生已達11521人。林執秘表示,全台160多所大專院校提供特教生補助,其中148所設有資源中心,大專院校特殊教育穩定朝向「融和」。及早發現、及早療育,學齡前特教要普及,林執秘說,將早療年齡下修自兩歲開始。
研討會由教育部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合辦,邀請各界專家、教師等激盪思考,探詢整體特殊教育新道路。特殊教育優質化方向有三:健全多元安置體系,朝向融合教育發展;堅實特殊教育數量基礎,精緻特殊教育服務品質;特殊教育設施法制化,服務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