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教育103洪嫚翎報導】解讀高行健戲劇作品《生死界》,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梁志民教授5月22日在校本部,透過不同的視角,解析這部1991年的大師鉅作。
梁志民教授談到他在閱讀劇本時,會使用不同的節奏和心態了解作品,例如第一次閱讀,使用中等速度閱讀,若是能夠引起興趣,便會在書上做記號,用欣賞的心情去看待戲劇;第二次閱讀,則會慢讀,並多加留意書上的記號,進一步思考這些細節出現的理由。整體而言,也會去省思各章節所表達的中心意涵;等到第三次閱讀,使用理性的態度解構作品,深入理解段落間的中心事件。
《生死界》從一個女角色的獨白方式,由男女關係出發,並透過生命的哲學思維,抽絲剝繭生與死間的界線,此外,更探討女性意識,穿透至生命的實質意義。戲劇大師高行健於1991年在巴黎受到法國文化部邀請,完成這部作品。
「這齣戲第一次讀可能會以為這是獨白,但是劇本裡頭事實上指射許多意涵。」梁志民教授說明許多戲劇象徵的手法,可能潛藏著比喻和互動的關連性。
梁教授也讓同學們表達閱讀作品的觀感,台上台下互動熱切,討論《生死界》多元的發展性,也看出不同的讀者對於作品關注的角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