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國文101郭力瑜/地理系103路行】「最聰明的事就是看出別人比你聰明﹗」3月27日臺師大教發中心邀請師大校友王淑俐用自身經歷分享生命的故事。只要勤於溝通、擅於溝通,競爭力一定強﹗以溝通搭起橋樑,建立人生無盡的財富-人脈。在場聽眾的身體不斷向前傾,希望再聽清楚一點;手中的筆快速的在紙張上飛舞著,希望記下人情世故這門無盡的學問。
主持人教發中心學生學習促進組長邱皓政說,上午課程才進行到組織內的溝通,沒機會讓學生聽王教授演講真扼腕,其實任何情境下,人碰到人就需要溝通,人遇見人就有人際關係。
父親在孩提時就常鼓勵她去找朋友玩,走出所居住的眷村,到農村、往漁村,再遠一點,再遠一點﹗語言不通沒關係,都沒有認得的人也無所謂,正因為都不認識才要去認識人﹗因此在高中時周淑俐就積極參加社團,在社團裡會認識跨年級、跨校、跨性別的人,人群也需要跨界,因跨界而開拓視野。
她說,一路走來受他人影響極深,深刻體會周遭人的重要。遇見願意在沒成就時就給九頭牛的貴人,大學一年級新生的王淑俐,毛遂自薦代表師大參加演講比賽,當時已指派一名大三辯論社學姊參賽,但是在她堅持下,學姊不但願意讓出機會,更指導初出茅廬不懂何謂演講的她。而當時不執著於獎盃,給沒有經驗的學生一個機會,正是因「看見別人看不到的才華」乃教育可貴的地方。
王淑俐呼籲學生們別怕高攀,有很多人可能不把你放在眼裡,但是至少不是把你當敵人,而「別人不把你當朋友沒關係,你把別人當朋友就好了﹗」 每個人都有價值,應盡情揮灑。
演講最後臺下學生爭相提問,一名學生向王淑俐提出如何在向聰明的人學習以及利用別人之間尺寸拿捏的問題,王淑俐引用老師,臺師大教授賈馥茗的話回答:「兩個字,真誠。」誠,就是不自欺、不欺人,利用的心態是把人視作「物」,而向人學習做朋友是把人當人,如果真誠以待相信別人也能感受得到。
王淑俐在為人母後也效法自己父親的方式,更現場讀一封寫給兒女的信和學生分享。除了信件的方式,亦分享許多溝通技巧、人際關係的通用法則,更高歌一曲以歌詞示範。最後勉勵所有學生,今天只是勤於溝通的開頭,擅於溝通可靠不斷進步來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