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900人
圖 新聞投稿
2012-03-26
梁實秋故居3/30開放 大師文物重現風華
圖

 【校園記者東亞103鄔維芸、公關室胡世澤報導】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故居,3月30日起正式開放民眾免費參觀,每月最後一次週五下午2時至5時,將由校園親善大使帶領民眾一窺「雅舍」風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並將定時導覽圖書館二樓的梁實秋特藏室,為民眾介紹他豐富多元的作品及珍貴的文物。

  目前臺北市共有四位文學家的故居開放參觀,即錢穆、林語堂、殷海光、胡適,臺師大也修復梁實秋故居,去年10月揭牌完工後,經過半年籌備規劃,今年3月起正式開放參觀,成為北市第五個文學家故居。
  
故居定期開放 規劃5大主題區  
  梁先生在臺師大服務17年,陸續擔任英語系主任、所長、文學院院長,並先後設立英語教學中心與國語教學中心,除了教學外,並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且主編多種英漢、漢英辭典,嘉惠中外學人甚多,曾獲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
  梁先生任教臺師大後,有7年期間居住於雲河街11號,對梁先生而言,無論住在何處、身處何處,何處就是「雅舍」。
  「莫嘆舊屋無覓處,猶存牆角麵包樹」。庭園內令梁先生最難以忘懷的,就是前院碩大的麵包樹。梁先生於1959年遷出雲和街宿舍,「我們臨去時對那棵樹頻頻回顧,不勝依依。後來路經附近一帶,我們也常特為繞道來看看這棵樹的雄姿是否無恙。」
  梁實秋故居占地81坪,前後庭院30坪,為3房1廳1日式門廊,修繕後外貌也幾乎仿舊,援用當時銅製排水孔、文化瓦及檜木牆磚,臺師大堅持複製當時庭院碎白石、植栽,並儘量保留故居原來建材,盡可能呈現原貌,具有教育意義,在荒蕪許久後,以全新面貌,重展世人面前。
  故居內展示平面文物及吊掛簡介海報,並規劃成5大主題區:梁實秋生平、梁實秋故居介紹、梁實秋與臺師大、梁實秋與莎士比亞、梁實秋與雅舍小品。其中梁與臺師大區展示公文檔案,梁與莎士比亞及雅舍小品兩區域,則以書房設計營造書香氛圍,擺放全套莎士比亞及雅舍小品書籍。
  為了使民眾能更瞭解梁實秋故居,臺師大曾邀請英語系退休教授滕以魯、故居修復案主持人胡宗雄建築師,為校園中最美麗的身影「親善大使」講課,培訓成為專業導覽員,讓民眾參觀時更瞭解梁先生的生平貢獻及故居建築特色。

特藏室定期導覽 參觀珍貴文物 
  臺師大在圖書館二樓設立「梁實秋特藏室」,完整典藏梁先生家人及英語系教授捐贈的許多珍貴文物,校方並推出數位校史館「文學大師梁實秋」數位典藏網站(http://archives.lib.ntnu.edu.tw/LiangShihChiu/index.jsp)。
  特藏室收藏包含《雅舍散文》、《雅舍小品》等28份散文手稿等,以及梁先生曾使用的英文打字機、皮箱、獲獎獎牌、結婚證書,與梁先生於各時期拍攝的照片。現場也展示了許多珍藏文本及梁先生的每一本著作,泛黃斑駁的《雅舍小品》,便是他第1本首刷本。
  特藏室最珍貴的是收藏多位名人寫給梁先生的親筆信件,包含胡適、朱自清、周作人、郭沫若、王世杰、張佛千、陳之藩等人,也收藏了當年臺灣大學為邀請梁實秋至臺大任教,校長傅斯年、外文系主任侯健、文學院院長沈剛伯寄來的書信。

今年開放日公告 方便規劃校外教學
  梁實秋故居今年開放日為3月30日(五)、4月27日(五)、5月25日(五)、6月29日(五)、7月27日(五)、8月31日(五)、9月28日(五)、10月26日(五)、11月30日(五)及12月28日(五),開放日下午2時至5時,民眾可直接入場參觀,12歲以下兒童需由成人陪同,地址在臺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1號。
  梁實秋特藏室則採團體定時導覽,每月最後一次週五下午2時30分、3點30分、4點30分於梁實秋故居集合,由校園親善大使帶隊到圖書館二樓參觀,每次導覽不超過20人。
  臺師大希望透過活化建築,並開放民眾參觀古蹟及文物,營造與社區民眾互動良好的開放性校園,歡迎全國各級學校及機關團體,多利用梁實秋故居開放日,提早規劃校外教學或參訪。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