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502人
圖 新聞投稿
2012-03-05
音樂系趙菁文教授作品獲選於「世界音樂節」 為2012臺灣唯一獲選作品
圖

【音樂學系提供】音樂系趙菁文教授作品「鑼鼓運動」,為2012年臺灣唯一獲選於「世界音樂節」的作品,將於比利時發表。世界音樂節(World Music Days)每年由50多個國際現代音樂協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ontemporary Music)會員國輪流舉辦,今年將由比利時主辦,於10月25日至11月4日(共11日)期間在布魯塞爾、魯汶、蒙斯、根特、布魯日、安特衛普等六個城市舉行。


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至今仍為歷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最龐大的現代音樂組織,創立於1922年,由魏本、亨德密特、巴爾托克、高大宜等作曲家主導於奧地利薩爾茲堡成立,為了倡導當代音樂的創作與演出,迄今已擁有歐洲、美洲、亞洲、以及大洋洲等50餘會員國之參與。

「世界音樂節」每年由不同的會員國爭取主辦,通常長達一至二週,內容包羅萬象,邀集作曲家、演奏團體、獨立音樂家、音樂學家、音樂出版社、記者、教育團體、各會員國代表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共襄盛舉,並定期出版世界新音樂雜誌(World New Music Magazine)。

「2012世界音樂節」由比利時主辦,並擴大規模、網羅更多不同型態的作品,參與的新音樂演奏團體多達約20個菁英樂團,擔綱17個不同項目的演出,包括管絃樂、多媒體結合器樂、電聲與室內管絃樂、合唱等,更結合新媒體、聲音裝置展演、人機/機器人管弦樂團等最新的音樂科技研發,可見比荷與歐洲地區新音樂的活躍程度,與其蓬勃、熱衷的發展。

趙菁文教授於2010年完成的作品「鑼鼓運動」,為今年臺灣唯一獲選於「世界音樂節」之作品。作品內容融合鑼鼓經的口訣做為歌詞與旋律的輪廓,以鑼鼓段的結構做為作品形式的發想,於2010年在國家音樂廳首演後,同年10月並獲選於東京舉辦的「亞太音樂節」,並獲得香港、以色列等亞洲曲盟理事長的讚許「巧妙融合傳統文化內容,以二十一世紀創新的語法呈現」,香港資深作曲家林樂培也讚評「極具創意地由中國傳統元素出發,賦予新聲音的生命」。相信此次於比利時的演出,也能將一些傳統文化內容的創新語法與思維,介紹給歐洲與ISCM各會員國的聽眾。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