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330人
圖 新聞投稿
2012-01-13
影音》通識課程成果發表 探討臺灣全球化競爭力
圖

【校園記者教育100馬杰堯報導】由英語系梁一萍教授所開設的「華人文化產業與全球化」課程,於1月10號舉行期末成果發表會。在長達三小時的成發會中,來自各不同系所的學生,發揮專業所長,以藝術、音樂和美食等不同角度切入,探討全球化和臺灣之間的關係。

  「臺灣的音樂足夠打入全球化市場嗎?」學生期末報告拋出的問題,五花八門。結合流行時事,探討全球化對臺灣社會的影響。有學生以周杰倫和張惠妹等知名歌手為例,呈現臺灣音樂在國際中的競爭力。組員們還細心剪輯多段影片,將外籍人士演唱中文歌曲的片段,和臺灣歌手做連結,一舉打破臺灣歌曲不夠國際化的迷思。

  視覺設計系學生張之萱、何怡潔,以及黃柏樺,則是從自身專業角度出發,訪問林磐聳教授,針對臺灣設計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做探討。而其中所歸納出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在全球化浪潮之下,臺灣學生應該多出去走走,擁有本身優勢之外,也要更瞭解世界的走向。學生黃柏樺表示:「透過這次的訪談,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未來設計時,應該注意的面向,要多領域發展,多往外看。」

  來自敘利亞的學生貝亞晴,則是透過和多名外國友人訪談,整理歸納出臺灣和德國、杜拜等地全球化趨勢的異同。她表示,透過這學期的課程,更加瞭解全球化的概念,不過她也發現,臺灣在全球化競爭力方面,還有進步空間。「提到臺灣,外國人馬上聯想到電子產品。和日本等國家相比,臺灣似乎缺少一些屬於自己特色的東西。」

  學生呈現的內容,豐富多元,梁一萍教授表示,看完學生的報告,自己也大受啟發。梁教授表示,全球化的概念,其實在十世紀絲路貿易盛行當時,就已經存在,只是在時代的演進下,不斷轉型。梁教授更指出,臺灣和全球化的關係,密不可分。以臺師大自身為例,校內像是國語中心和國華系等單位,從世界各地來自83個不同國家的學生,豐富校園全球化視野。梁教授希望,透過課堂學習,學生可以更瞭解全球化的意含,瞭解臺灣具備的競爭力。

  梁一萍教授說:「如果你想要更加了解臺灣,更加了解臺灣在國際中競爭力,歡迎同學們來修課。」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