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3027人
圖 新聞投稿
2012-01-03
臺師大視覺設計系揚名國際 用心耕耘文化創意產業
圖
視覺設計系林磐聳教授(圖左)獲「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頒發教育成就獎,施令紅教授(圖右)今年也當選該設計社團副主席

【公關室胡世澤/校園記者地理102賴祉維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用心耕耘文化創意產業,至今已栽培多位出色人才,視覺設計系林磐聳教授獲「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頒發教育成就獎,施令紅教授今年也當選該設計社團副主席,兩人都揚名國際,臺師大更投入大筆經費建造Mac教室,發揚文創產業不遺餘力。


視覺設計系教授林磐聳 獲Icograda頒發教育成就獎
繼2002年獲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頒發設計成就獎,臺師大視覺設計系教授林磐聳今年在IDA台北世界設計大會上,再獲頒「教育成就獎」,成為該獎項成立以來首位獲獎華人,表彰他多年來投入在設計教育的貢獻。
  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是一個平面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世界性組織,1963年在倫敦成立,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平面設計協會自發加入而形成的。組織一開始以歐洲全國性質的平面設計團體為主,兼及南非、南美、加拿大…等地區;90年代以後,由於環太平洋國家如日本、韓國、香港、台灣、中國等國家積極參與,使得其影響圈日益擴張,為平面設計及視覺傳達領域的權威組織。
  Icograda的重量級活動是,每兩年一次的「國際設計大會」,今年為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會。即為國際三大設計社團組織: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與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連盟(IFI),在2007年正式組成國際設計聯盟(IDA)後首次的世界設計大會。
  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先前有2007年紐西蘭Hazel Gamec,2009年韓國安尚秀兩人獲獎。此獎代表著國際平面設計協會對於獲獎人推動設計教育卓越貢獻的肯定與殊榮。
  林磐聳表示,自己一直深信設計是台灣下一波經濟轉型的競爭力,自己任教於設計科系達30年,一直以來致力的目標即是將產學拉近及國際化兩大方向。
  自2001年擔任Icograda理事會成員的林磐聳10年來,更善用國際資源,邀請各雙年展主席、評審、得獎者陸續來台,一方面讓國際對台灣的設計力產生新的觀點,一方面也讓學生更熟悉於國際美學標準。2005年開始推動教育部委任的「設計戰國策」計畫,更是至今培育出360位各國際設計競賽得獎人。
  受惠於台灣學子在國際設計競賽嶄露頭角,台灣的設計力和獨特的美學語言也逐漸被國際重視,林磐聳表示:「若用歐美的語言,永遠都沒有競爭力。」他多年來致力於國際交流,也是期許學子們打開視野,看見不同國家有各自的特色,最終能在國際間「吹『台』風」。
  林磐聳被譽為「台灣設計界導師」、「台灣CIS先驅者」,2007年是首位榮獲國家文藝獎的設計家,1985年即以「企業識別系統CIS」一書縱橫兩岸,台北故宮、頂新集團的「康師傅方便麵」都邀他設計CIS,還受邀擔任「2008北京奧運」視覺形象顧問。林磐聳設計藝術成就卓越,獲得國際肯定,他推動台灣意象的建立,為台灣視覺設計領域代表,並開拓臺灣與國際設計交流平台,影響華人地區海報設計運動,帶領臺灣走入國際舞台。
  2007年獲國家文藝獎時,國藝會推崇林磐聳的藝術創作精神與專業學養,對國內多元化藝術環境發展,有相當大貢獻;無論在創作或是理論開拓上,都是現代藝壇典範,那種對創作的熱忱與對生命的摯愛,更令人景仰。
  林磐聳教授表示,21世紀以創新決勝負,設計正是創新的具體表現,目前全球運籌勃興,對全球產業衝擊極大,我國產業界必須好好因應,而其中設計如運用得宜,則可以創新形象。
  他特別指出,台灣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目前正面臨大陸、東南亞等國的競爭,而降低成本、加強管理等已做得非常徹底,相形之下,設計創新是最可以著力的地方,也就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點,設計人才的培育最為重要。
  從事美術設計教育與專業實務近30年,設計教育始終是林磐聳一生志業,投注心力深耕一畝園地。他曾多次引用美國開國元勳傑弗遜名言:「我們都是屬於農夫的一代,為了是讓我們下一代能夠當律師,讓我們下下一代能夠當詩人。」對於台灣美術設計的發展過程,確實需要有人願意在這塊貧瘠的土壤播種耕耘,我們下一代才有機會成為法治社會,而下一代才能過著優雅與品味的生活。

視覺設計系施令紅教授 當選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副主席
「一個設計人可以影響三百個人。」施令紅教授當選「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副主席,除了引領文創產業與國際接軌,更成為臺師大之光。施令紅教授現任臺師大視覺設計系專任教授,也是臺灣海報設計協會及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常務理事,是發展文化創意的重要推手。
  施令紅教授活躍於國內外展覽及設計活動,並擔任多項重要競賽,專案評審及計畫主持人,也摘下無數獎項,其中主要包括國內中華民國國家設計獎、優良平面設計獎、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美展金龍獎等;國際上有IF Communication獎、波蘭華沙、斯洛伐克、墨西哥、芬蘭、法國SNG「人類之水」、 澳門國際雙年展、香港設計師協會、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日本富山縣現代博物館國際海報三年展等。
  但對施令紅教授來說,獲獎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比賽過程中,學習到及獲得的經驗。身為教育工作者,希望能以身作則,藉由自己參賽,讓學生了解到,實務應和理念並重,任一方都不能偏廢。在其豐富的經驗中曾負責舉辦教育部「海外精英培訓計畫」的平面設計類主持人,聘請國際設計大師參與計畫指導學生有傑出的表現,在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課程方面也曾經邀請世界名校教師來臺共同任課,交換學術與理論的經驗,也給與學生國際性及多面向的學習,同時也與國外教師共同開設全英語的設計課程,來強化學生的語言與設計的競爭力。
  「設計,是改善人類生活的利器。」施令紅教授有股對設計的堅持與想法,希望結合各方文創人才,替臺灣發聲,將國際化資源帶進臺灣設計圈,也期盼學校也能給予更多支持,在推廣設計道路上,她將藉由前副校長林磐聳經驗,期盼幫師大、幫臺灣走向國際,推動與世界接軌。
  臺師大高階數位媒體科技實驗室啟用時,張國恩校長曾說:「有好的教室,配合優良的教師,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創造最高的價值,能夠讓同學在畢業後的創作都令人激賞。」
  為因應臺師大設計專業課程中藝術與創作之教學需求,資訊中心在綜合大樓10樓建置了Mac電腦教室,Mac教室斥資千萬打造,讓設計類科學生能結合工具發揮所長,也期待相關系所能夠合作,發展科技藝術及文化創意,共同開創數位媒體學習新天地。
  文化創意產業對國家來說是一種國格、一種品牌展現,期待透過推廣而影響社會各個角落,將美學化成全民運動、落實生活。
  施令紅教授表示擔任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職位,期盼透過自己盡力的付出與奉獻,並借助這樣國際橋樑的角色,提升台師大的聲譽,在設計教育的多元化國際推廣上,將盡力使台灣能持續在國際上發聲,展現台灣設計的潛力,促成更多的設計媒合與交流。在提昇台灣設計的專業上,同時關心華人世界的設計溝通與研究,配合政府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結合產、官、學、研各界推動台灣文化設計創意產業,也為台灣增加更多的國際資源,提升設計未來的競爭力。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