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應華101蕭安惠報導】臺師大在12月23日舉辦「2011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到新加坡、德國、韓國、日本等七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一同參與討論。僑委會任弘副委員長表示隨著時空環境變遷,僑教的推動面臨許多新的挑戰,而作為一位華語教師,除了本身要具備專業素養,更要加強國際的交流合作,不斷進步,讓華語教育能更加蓬勃發展。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陳之權院長提到因為家庭背景的影響,新加坡學生間的華文程度有所差異,為了讓不同程度學生的華文能力都能提升,他與研究團隊進行了「關於能力差異的華文自主性學習」的研究項目,結合學校的正式課程,讓學生在課餘或假期時能夠自主地學習華文,使得華文不只是一門考試科目,而是可以在真實生活環境中使用的語言,以達到星國母語課程「樂學善用」的基本精神。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漢語中心主任傅熳德提到在中心學漢語的學員背景多不相同,通常也不太對中華文化感興趣,學漢語的理由就是為了工作上的需求,所以學員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達到最基本的漢語溝通能力。中心在設計課程時,考量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和長處不盡相同,而學員的學習習慣也不一樣,因此為了照顧到不同類型的學習者,以及增加「強化課程」的多元性,學生們雖然使用同一本教材,但授課教師卻會按時輪替。
此次研討會交流的內容廣泛,從華裔子弟的文化教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中文會考、韓國華語教師的培訓、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到商用華語詞彙分級皆有,期望激盪出更多的想法,讓華文教學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