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社教102高嘉鎂報導】臺灣第一座博物館在哪裡?陳其南教授帶你回溯消失的博物館記憶!10月17日下午,社會教育系舉辦「消失的博物館記憶─臺灣的博物館歷史」講座,邀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陳其南教授分享,找回日治時代至現今的博物館歷史。他強調,「博物館是思想,它一點都不單純!」
從臺灣博物館、歷史博物館、故宮、市立美術館,博物館建築特色走向現代化,過去的博物館卻鮮少人知。陳教授帶領聽眾踏尋一段段塵封的故事,消失的博物館曾經存在,留下輝煌,卻在戰亂後消失不見。
日治時代,臺灣有了第一座博物館──臺南「兩廣會館」,被日人徵收作為教育展示用;美軍轟炸後,消失無蹤,現在只是人來人往的菜市場,走過百年時光,現今只是無人知曉的記憶。臺北最早博物館─臺灣博物館,最初位於現今國防部所在。日治時代,由彩券局改為博物館,1915年移到二二八公園現址,結合兒玉後藤紀念館,展示臺灣在地豐富的植物史、原住民等,臺灣大學成立後,植物學地位逐漸被取代。
博物館消失到哪裡?由於政治因素,日治時代的博物館歷史,一直不受政府重視。「博物館在臺灣歷史的脈絡中,不斷被統治者利用,成為文化治術的一部份。」陳教授表示,日治時代博物館角色矛盾,展示臺灣在地產業、物種,卻不以日式建築建造,引進氣派洋風建築設計,將臺灣從傳統帶向現代化,看不出殖民統治,以現代化展示說服人民接受統治,讓人民瞭解在地,同時也舉辦多次博覽會,向外國誇耀殖民。
「歷史空了,誰住進了博物館?」博物館記錄歷史,陳教授以現今歷史博物館為例,臺灣歷史複雜,歷史博物館中沒有臺灣歷史,卻不斷展示外來藝術作品,大家都忘了史博館原本的展示有些什麼;陳教授認為,「歷史要由在地人創造,要說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