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780人
圖 新聞投稿
2011-10-17
影音》應華系講座教授王文興 探討創作家變文學奧秘
圖
圖
圖

  【校園記者應華103何慧軒報導】「長途電話!」「找哪位?」「四六一二」「請等等」千呼萬喚,臺師大應用華語文學系與通識教育中心合作,邀請應華系講座教授、現代文學作家王文興老師舉行連續三週的「家變」系列講座,10月13日晚上首部曲是「隔空對話」,全場座無虛席,吸引100多位老師、學生參與。

  究竟是什麼機緣,請來王老師現身說法呢?原來是應華系簡瑛瑛教授就讀臺灣大學外文系時,曾是王文興老師的學生,這學期開設相關課程,所以邀請大師和學生對談面對面,探討現代文學的奧秘。
  兩小時演講中,以「慢讀、慢寫」著名的王老師,透過討論、問答,帶著大家導讀、解析,並回顧《家變》創作過程,雖然討論的文句只有短短幾頁,內容卻包含小說的結構安排、文字的鑄鍊,場景、劇情的舖陳,以及意象的展現手法。
  《家變》1973年一出版,造成軒然大波。因為《家變》從內容到形式、情節、結構,語言文字,在當時的臺灣文壇都是創新的,甚至創新到被某些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異端」,為了這部作品,臺灣文學界曾經開過多次座談會,發表多篇文章來討論。
  王老師曾於2007年在中央大學,辦過六堂「家變」研討課程,這次來到臺師大,王老師表示:「以前就讀是師大附中,臺師大也算是母校。三次的演講講,算是銜接中大的六講,從第七講開始,繼續和時代對話」。
  透過和學生面對面接觸,在課堂中跨時代分享時空的意境,雖然大家是在現代,透過王老師筆下精煉的文字,帶著所有人回到了70年代,感受當時生活。
  應華系104級郭鋐濬說:「電話是對話頗有意思的語言,因為(自己)很少出席現代文學(講座),原來是這樣有內涵和深度。」
應華104級林品懿:「平常閱讀只是很快的閱覽過去,這次可以有機會和作者面對面,可以了解作者是用如何的心理去寫故事。」
  「家變」系列講座還有兩場(21日、31日),歡迎全校師生以及現代文愛好者一同參與,享受王文興老師的文字饗宴。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