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連續第三年和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合作主辦「法藍瓷陶瓷設計大賽」,已成為兩岸三地及華人世界最大的陶瓷設計賽,副校長、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磐聳(右四)出席揭幕活動。
【6/2公關室胡世澤報導】天下雜誌於6月1日最新一期出刊內容中,專題報導「頂尖臺灣師範大學 爭第一打造企業人才庫」,以跨頁版面介紹臺師大挾著豐沛的研究動能和綿密的企業網路,要當業界的智囊團和人才庫。
第473期全文報導內容轉載如下:
大標:頂尖臺灣師範大學 爭第一打造企業人才庫
前言:身為「頂尖大學」的臺師大,挾著豐沛的研究動能和綿密的企業網路,要當業界的智囊團和人才庫。
大學和產業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長?臺灣師範大學將告訴你:很近。
5月初,臺灣知名文創品牌「法藍瓷」特別前進校園,宣布與臺師大合作的第三屆法藍瓷陶瓷設計大賽正式開跑。今年的主題,有別以往,訂定為「界」,「有邁向世界、打破原有的界限、提高眼界之意。」副校長林磐聳說。事實上,這場競賽的主題,也正好呼應臺師大近年的轉型。
過去,臺師大在人文藝術、科學教育及運動科學等領域皆有所長,但最終仍集中在「教育產業」的發展,「帶著過去學術上基礎,我們也已擴大到文化創意及其他產業的發展。」校長張國恩指出。
張國恩的一句話,也點出臺師大多元發展的特色。現在,臺師大不僅要當業界的智囊團、更要借企業之力,充實學生在職場的戰力。
* 產學合作:成長速度全國第一
打開相關調查數據,臺師大的研究能量一直不容小覷。以過去5年來看,臺師大的國科會計劃核定件數成長58%, 98年度核定經費達新台幣6億9千多萬元,成長64%,在公立大學中排名第六。
面對如此豐沛的研究資源,張國恩強調,學校有其教育使命,不可能全然成為「公司」,但校內的研發結果應該要讓產業界加以應用和發展。既然臺師大擁有亮眼的研究能量,也將是學校跨足業界、彼此攜手成長的秘密武器。
譬如臺師大在華語文、教育、設計工業與體育研究上的長期深耕,配合當前科技的進展,學校積極與企業在教育雲端科技、華語文互動教學、科學教育、設計等領域進行合作。
綜觀近年合作案,包括康師傅、英特爾、POP匹歐匹、NIKE、台達電、浩鑫等知名企業皆是臺師大的合作對象,甚至,臺師大在去年底也與北京萬通集團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首開兩岸產學實質合作的先例,並以「文化創意產業」及「人才培育」為兩大合作重點,一起培育更多文創人才。
積極與業界對話,調查數字也會說話。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於2010年11月公布的「98年度大專院校產學合作績效評量調查」結果中,臺師大在「爭取企業機構產學經費與效率」的進步率高居全國公立高教體系校院之冠;而整體排名方面,更在公立院校裡名列第九。
*教學不忘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
一方面和業界搭起合作橋樑,另一方面臺師大也對學生積極注入實務精神。
在教育界服務多年的張國恩,有感於近年環境變遷之快,學生一進入社會就得立刻為企業所用,大學教育該如何因應?「我們走『全人教育』,讓學生接觸產業界就是其中一環,才能讓學生從中學習產業的實作精神。」
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之下,近年來,臺師大的校園內也增添不少產業進駐的活動。許多知名企業如台灣微軟等,紛紛前進臺師大進行校園演講及招募人才;還有企業直接指明臺師大學生作為實習或產學合作的對象,例如台灣麥當勞、中央社、TVBS等6家媒體。
* 高就業率,行行皆能為師為範
學校從上到下積極走出新路,讓臺師大學生的發展也有別以往。
張國恩指出,現在大學部的畢業生,扣除三成升學者,「有三成仍是當老師,剩下三成其實是走向業界。」面對學生出路變得多元,除了將繼續鞏固原有師資培育的優良傳統,校內也積極打造各種就業輔導措施,例如「就業大師」求職求才網站等就業輔導系統,「我們學生畢業後一年待業率遠低於其他頂尖大學的比例,就業率高達95%。」張國恩透露,輔導學生與業界接軌,顯然已有良好的成效。
當學生已能在各個產業建立起好口碑,臺師大也正重新詮釋「師範」的定義。「我期許我們的師生在各領域都能為『師』、為『範』。」張國恩很有自信,臺師大的蛻變,將走出自己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