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0 | |
新特提斯洋的誕生——錸-鋨同位素與玄武岩鋯石年代的意義 |
點閱次數: 1550 |
潘加爾火成岩區(Panjal Traps)的形成與沿著岡瓦納大陸的特提斯洋邊緣的張裂活動有關。從南皮爾潘加爾(Pir Panjal Range)採集的玄武岩經鋯石鈾-鉛定年,顯示其平均206Pb/238U年代為288.2 ± 0.3百萬年。此區域的岩石可分為三個成分不同的組別,其化學性質與東喀什米爾谷地的岩石而不是北皮爾潘加爾相關。岩石中的鍶-釹同位素(87Sr/86Sri = 0.70860-0.71104; εNd(t) = −6.1 to −4.4)顯示其岩漿源可能為受隱沒作用影響的岩石圈大陸地函。而酸性岩則是由大陸地殼部分熔融形成的(87Sr/86Sri = 0.71022-0.71093; εNd(t) = −8.7 to −7.2),其在南皮爾潘加爾區域的發現表明酸性火山活動比之前所認為的要廣泛得多。潘加爾火成岩區不同區域的187Os/188Osi同位素比值在0.1230到0.2832之間。來自北皮爾潘加爾的兩個樣本的比值為0.1230和0.1256,略高於原始上部地函噴發時的數值,而其餘樣本皆顯示富集的值(0.1343-0.2832)。新的數據表明,潘加爾火成岩區的地函來源可能隨著海底擴張的發展而由岩石圈大陸地函來源過渡到岩石圈地函下部來源。more |
|
|
|
|
2024-06-10 | |
黑潮的推波助瀾影響臺東與琉球蘇鐵的遺傳分化與分類關係 |
點閱次數: 1572 |
在生物演化的驅動力當中,基因交流是個重要的影響因子。藉由基因交流,族群可以獲得更多新的變異,得以用來應對未來的環境變化或是更容易適應新的環境而進一步拓殖;但基因交流也會使族群間的遺傳組成更相近,減緩族群的遺傳分化或甚至模糊物種界線。植物不像動物一樣,可以自由地到處移動;因此基因交流的方式需要藉由其他媒介來進行,例如洋流。
本研究以分布在臺灣的臺東蘇鐵以及主要分布於琉球群島的琉球蘇鐵為材料,以族群遺傳學探討其遺傳分化與結構以及種化歷史。結果顯示琉球蘇鐵的種內分化大於與臺東蘇鐵的種間分化;而進一步模型計算的結果發現臺東以及琉球蘇鐵在種化過程中有持續性的基因交流,而且是由臺東往琉球蘇鐵之向北的方向比較強。由於這兩種蘇鐵的傳粉以及種子傳播能力都不佳;但卻可以生成很多不定芽進行無性生殖。因此研究團隊推測靠近黑潮流域的臺東蘇鐵族群得以藉由黑潮將不定芽傳播至幾千公里外的琉球群島,因此造成由南向北較強的基因交流。而進一步檢視兩種的形態特徵也顯示重疊的種間變異範圍。因此結合遺傳以及形態測量的結果,研究團隊也依照植物命名法規將臺東蘇鐵處理成琉球蘇鐵的同物異名。more |
|
|
|
|
2024-06-10 | |
物理系培訓亞洲物奧選手 臺灣3金5銀排名第5 |
點閱次數: 2288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培育臺灣代表隊學生,參加第24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在27國、208名參賽學生中,我國8名學生共獲得3金5銀,國際排名第5名(以學生競賽總成績計算),表現亮眼。more |
|
|
|
|
2024-06-07 | |
102校慶》臺師大慶祝102歲生日 表揚傑出校友與學生 |
點閱次數: 2510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6月5日舉行102週年校慶大會,傑出校友、各界貴賓及校內師生等齊聚一堂,一起祝賀學校生日快樂。典禮中表揚3位傑出校友,包含音樂學系52級趙琴(趙皓明)校友、物理學系63級葉禮誠校友、英語學系65級黃美金校友。吳正己校長致詞表示, 校友是學校最重要的資產,他們的表現彰顯一個學校的核心價值,更是維繫學校聲譽的重要力量。more |
|
|
|
|
2024-06-07 | |
102校慶》112學年度社會實踐獎頒獎 共思人與環境相處之道 |
點閱次數: 2440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6月5日舉行102週年校慶大會,小禮堂座無虛席,臺師大吳正己校長、校友總會王金平名譽理事長以及各界嘉賓齊聚,頒發「112學年度社會實踐獎」。今年共三組獲獎者,分別為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胡廷岳同學、運動競技學系簡奇陞同學,以及由生命科學系吳奕達、林岱芳、洪巧蓁、邱啟誠、傅宇軒、黃柏維及宋冠萱同學組成的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more |
|
|
|
|
2024-06-07 | |
102校慶》112學年度傑出學生頒獎 鼓勵長期行動促公益 |
點閱次數: 5888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6月5日舉行102週年校慶大會,歷任校長、傑出校友、各界貴賓及師生等齊聚一堂,吳校長在典禮中頒發「112學年度傑出學生獎」表揚6位學生,今年獲獎學生領域橫跨體育、藝術設計、社會企業、醫療。學生們發展長期且深入探究的行動,促進社會公益、發揮利他影響力。more |
|
|
|
|
2024-06-06 | |
「大學之道」打造三校間通學單車道 300位師生騎單車河岸會師 臺大系統攜手北市府共創優質大學城 |
點閱次數: 5620 |
臺大、臺師大和臺科大等國立臺灣大學系統三校共6萬多名學生,累計近10萬人次跨校修課,還能跨校雙主修、輔系,因應校際通勤需求與日俱增,共同倡議「大學之道」通學單車道行動,臺大系統共300位師生騎單車6月3日各從三校出發,集結在古亭河濱公園,三校副校長帶領師生呼口號,並和臺北市政府代表、社區鄰里長簽署宣言,期盼早日讓三校學生騎單車跨校上課時,就能享受節能減碳、健康又安全的通學路。more |
|
|
|
|
2024-06-06 | |
臺師大6位師資生赴瑞典見習 探究跨域與差異化教學的多樣態 |
點閱次數: 2147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12年度獲得教育部補助辦理「跨域與統整:瑞典教育見習計畫」,由師資培育學院陳信亨助理教授與葉明芬助理教授領隊,率領科學教育研究所林明顯、英語學系陳亭妘、鄭盛懋、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楊品捷、曹希翎及音樂系施宜萱等計6為師資生,於今年5月11日至5月26日至烏普薩拉中小學Almunge Skola,展開為期兩週的教育見習。more |
|
|
|
|
2024-06-06 | |
102校慶》吳正己校長:產業鏈結、國際化、校友連結 |
點閱次數: 1240 |
臺灣師大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從1922年設立的菁英養成學校臺北高校;到1946年培育中學教師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及至1994年轉型為綜合型大學,臺灣師大發展至今超過一世紀,對社會的貢獻及影響力無遠弗屆。more |
|
|
|
|
2024-06-06 | |
臺師大創新創業教師分享會 探尋職涯新道路 |
點閱次數: 1413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於5月27日舉辦「創新創業教師分享會」,邀請臺北市電腦公會賴荃賢副總幹事,以投資人角度談校園創業。臺師大研究發展處林政宏副研發長表示,希望本次的分享會能讓大家都有所收穫,接收實戰分享外,也激勵跨域合作的機會。 more |
|
|
|
|
2024-06-05 | |
「大學之道」師生論壇 聚焦單車通勤與永續發展 |
點閱次數: 1668 |
臺灣大學系統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組成,系統內的同學可以跨校修課、甚至雙主修、輔系。臺灣大學系統位於人文薈萃的台北城南,因應跨校修課的通勤需求,臺師大於5月31日舉行「大學之道」師生論壇,以單車交通為問題導向,期許以單車通勤勤學的師生,可以騎行在低碳、安全、便捷的大學之「道」上,除了是推動韌性都市環境的象徵,亦是大學的社會實踐與責任。more |
|
|
|
|
2024-06-05 | |
管理學院EMBA111級畢業典禮 學習成長永無止境 |
點閱次數: 1530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111級畢業典禮於5月26日正式展開,典禮場面十分熱鬧,除了管理學院沈永正院長、何宗武執行長和王仕茹前執行長親臨現場外,也有許多畢業生親人一同到場共襄盛舉。more |
|
|
|
|
2024-06-05 | |
臺北國際新創展引爆AI熱潮 臺師大新創技術備受矚目 |
點閱次數: 2479 |
今(2024)年6月4日至6月7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及新創展(COMPUTEX/InnoVEX 2024),在輝達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的開幕演講加持下,刮起了臺灣的AI熱潮,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湧入會場,熱鬧開展。more |
|
|
|
|
2024-06-05 | |
春華秋實—梁實秋故居常設展 6/5盛大開幕 |
點閱次數: 1631 |
2024年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臺師大)102週年校慶。臺師大擁有悠久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有許多傑出的人物對學校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梁實秋先生。他是華文文壇泰斗級的散文家、翻譯家與教育家,也是臺師大16位師大大師中的一位。more |
|
|
|
|
2024-06-05 | |
臺師大71級校友重聚 40年情誼凝於畫中 王瓊麗教授捐贈畫作豐富校史收藏 |
點閱次數: 2071 |
2022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百年校慶,同時也是71級校友畢業40週年,由陳焜銘副校長擔任總召集人的「師大71級40重聚籌備會」團隊,籌備一系列重聚活動,其中美術系王瓊麗教授擔任文宣組組長,運用其美術專才創作了一幅極具意義的水性蠟彩畫作,作為多項文宣品的設計理念依據。為了讓此幅具有深遠意義的畫作能永久保存於校內,王教授特別將其捐贈給圖書館作為校史文物典藏。more |
|
|
|
|
2024-06-04 | |
帶動銀齡健康浪潮 師大大型高齡者運動課程 |
點閱次數: 2599 |
全臺唯一常態性舉行,240位高齡者一起運動的盛況,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園內展開,帶動起雙北地區銀齡健康浪潮。臺師大辦理「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張少熙特聘教授之國科會計畫「科技應用對社區高齡者健康促進網絡之整合與驗證」相結合,期望建立健康促進據點,提供社區長者一個優質安全的運動環境。因單次參與人數眾多,活動同時也透過科技介入方式,以人臉辨識系統,方便民眾快速報到。more |
|
|
|
|
2024-06-04 | |
設計系畢業製作「Fluxion」 擾動精神展現設計多樣性 |
點閱次數: 1448 |
臺師大設計系113級畢業展《Fluxion 擾動進行式》於5月31日至6月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展開。「Fluxion」象徵設計的流動性和變異性,是一場持續的對話,回應當代的設計思潮。展覽透過動態的視角,展示創意轉化的過程,邀請觀眾參與設計思想的流變。在這個展覽中,探討設計如何回應現代社會的挑戰和需求,並展現設計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展覽分為三大擾動模式:擴散、共振、碰撞,展現設計與議題的互動。more |
|
|
|
|
2024-06-04 | |
113全大運績優教練及選手頒獎典禮 各項目表現亮眼 |
點閱次數: 1304 |
113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完美落幕,臺師大表現亮眼,總共獲得100面獎牌,包含32面金牌31面銀牌37面銅牌,在綜合型大學中排名第一。為表揚績優教練及選手在運動場上奮鬥為母校爭光,體育室6月3日在金牌獎堂舉行「113年績優運動教練、選手表揚暨頒獎典禮」,多位師長也出席祝賀運動員及頒發獎勵金,包括陳焜銘副校長、林玫君學務長、運動與休閒學院王鶴森院長、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林靜萍主任、季力康教授、運動競技學系鄭景峰主任、體育室李佳融主任、體育室訓練組梁嘉音組長等齊聚一堂,共享喜悅。more |
|
|
|
|
2024-06-04 | |
地理系系友回娘家 6/1温馨舉辦 |
點閱次數: 1359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以N3級系友為今年度活動主軸,由73級沈淑敏、林雪美系友籌劃,於今年6月1日舉辦地理系系友回娘家活動。活動地點在地理系會議室,邀請了63、73、83、93等級別系友們返校相聚,大家久別重回母系,相聚一堂敍舊談新,場面十分溫馨愉悅。more |
|
|
|
|
2024-06-04 | |
打造高齡者數位包容長健學苑 青年數位長健大使起動 |
點閱次數: 2258 |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以及疫情衝擊,數位科技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高齡者因為種種原因往往無法順利跟上科技的發展步伐。為了彌補此數位鴻溝,且為了提升高齡者的數位素養,並促進世代間的交流與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USR高齡長健計畫,培訓30多位青年數位長健大使,透過系列課程和活動,5月起於7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里辦公處以及原住民文化健康站,服務超過1,000人次高齡者,協助他們掌握數位技能,融入智慧科技生活。more |
|
|
|
|
2024-06-03 | |
臺師大首度舉辦國際校友重聚活動 30國校友返校分享求職心法 |
點閱次數: 1813 |
外國人會想待在臺灣工作嗎?根據教育部統計,111學年度在臺灣攻讀學位或進行短期研習的境外學生,就有10萬人,而擁有超過3000名外籍在校生的臺灣師範大學,今(6/1)首度舉辦國際校友重聚活動,吸引逾30國校友返校,分享自己在臺求職甘苦談。more |
|
|
|
|
2024-06-03 | |
傳藝新頌‧師大風華—菁英新聲 展現新世代的音樂觀點 |
點閱次數: 1850 |
配合113年臺灣音樂館展演藝術校園人才培育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同學繼2023年春季之後,於2024年6月1日的午後,第三度來到臺灣音樂館二樓常設展區進行音樂展演。該活動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和臺灣音樂館所主辦,提供同學們校外展現音樂才華的平台。more |
|
|
|
|
2024-06-03 | |
影音》唐嘉鴻世界盃挑戰賽單槓摘金 刷新個人生涯最高分 |
點閱次數: 8992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生、運動競技系校友、「亞洲貓王」唐嘉鴻,6月2日在斯洛維尼亞港都柯柏舉行的體操世界盃挑戰賽,再度於單槓決賽挑戰6.8的難度分,寫下生涯新高的15.400分摘金,教練翁士航盛讚:「現在是完成體了。」mor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