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旋律之王遇上鋼琴巨人】
1877年,新婚的柴科夫斯基卻寫給梅克夫人如此的一段話:「我明白知道我決不能愛我的妻….我絕望了,我期待著死….我有一個時期幾乎瘋狂…..充滿了對我那可憐妻子可怕地厭惡…」
與女學生安東妮娜‧米拉可娃(Antonina Milakova)從交往、訂婚、結婚到婚姻失敗甚至不足百日,絕望的柴氏甚至走入莫斯科寒冷的河中試圖自殺。最後聽從醫生建議下周遊列國,在1877年12月26日於義大利西北海岸完成了《第四號交響曲》。
此刻,拉赫瑪尼諾夫正沉溺於三年前《第一號交響曲》演出失敗的陰霾之中,他這樣形容他的生活:「...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我只有少許的鋼琴課,並且尋找任何跟鋼琴家有關的合約,但是成功的機會很少,這兩到三年來過得非常艱難。...」
在接受尼可萊‧達爾(Dr. Nikolai Dahl)醫生的治療後,漸漸重拾作曲信心,於1901年10月27日由席洛第指揮莫斯科愛樂,拉氏本人擔任主奏完成了《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完整首演,並獲得滿堂喝采。
戲劇化的人生、跌入低谷的境遇,同樣細膩敏感的兩個靈魂,會對命運做出什麼樣不同的回應呢?
而同是俄羅斯作曲家中受西歐寫作手法影響的兩人,又是如何在音樂中顯現那濃烈的俄國風味?
11月10日師大交響樂團將與您一同窺探兩位音樂巨擘的內心世界。
【演出資訊 / Concert Information】
【演出者 / Performer】
【曲目 / Program】
【售票資訊 / Ticket Information】